关于孔子“修己安人”管理思想现代诠释

更新时间:2024-03-1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管理的本质是一种文化,西方传统文化是崇尚科学主义的工具理性文化,注重自我价值和追求法治,强调管理的制度化、定量化和严格化,而中国传统文化则是崇尚人文精神、道德、集体主义的“家天下”文化,以“情感管理”,强调人本位的儒家思想理论体系为主导。孔子说“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要想“君子”即好的管理者,务必从这三方面进行由“内圣”到“外王”的修炼。
【关键词】儒家管理思想 孔子 修己安人 文化
孔子认为管理是个修己安人的过程。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论语·宪问》)儒家倡导“修己以敬”、“修己安人”、“修己以安百姓”,从领导者的自我管理,到对各级管理人员的人事管理,再到对整个组织成员的管理,这就是儒家所提出的修己安人的管理方式。以“修己”作为出发点,进而推广到“安人”的目标,“修己”,契合儒家的“内圣”之道,指人的主体心性修养,道德、学识、能力方面的自我修养,当然以道德修养为重,这是管理的出发点和基础。“安人”即所谓“外王”之道,齐家、治国平天下,从修己到推己及人,使人“安”,“安”是一种精神上的自足状态,使人“安”才会达到管理之“和”。《大学》把“内圣外王”具体化,提出“三纲领”,“八条目”。“三纲领”,即“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即发扬光大自身的德性,即推己及人,使人民弃旧从新,亦即以己之德教化百姓,就是达到仁的至高境界。“八条目”,是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前五条是“内圣”即修己,后三条属“外王”即安人,“格物而后至知,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修身”是最的核心,修身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之本,后四者只是修身的策略,是从属于修身的目的;修身又是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本,尽管三者是修身的理想,但为了实现这些理想,则又从修身做起,正所谓“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大学》)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乃是个人完成修身功夫的必经阶段,孟子发挥孔子的思想,提出“家、国、天下”之本在“身”,指出“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要求“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任何人都应该努力修身完成“内圣”的自我管理过程,然后再根据个人的才能和环境的实际,以修身去齐家、治国和平天下,即实践“外王”的“安人”过程。
1.“修己以敬”的“内圣”自我管理
孔子主张“性纯可塑”,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一种“感应”关系,一种非权力影响力,被管理者为管理者所吸引,自觉自愿地接受管理者的影响。因此,管理者要从修己“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开始进行“内圣”的修炼,完成“修己以敬”的自我管理,这其实也是一个以“孝、礼”为先,实践“仁”化的过程。
1.1以人性论为基础的“感应说”
1960年,美国管理学家麦格雷戈在《企业的人事方面》一书中,提出了管理学上的X理论和Y理论。这两组理论是关于人性的假设,并由此而形成了不同的管理哲学。 X理论是传统的管理理论,基于人性恶认为对员工应该进行严格约束和强制管理,Y理论是一种人性善的管理理论,认为对员工需和诱导的方式进行管理,这与孔子主张的“性纯可塑论”相契合。孔子在《阳货》篇指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性情近似的,并没有善与恶的分别。只是因为习染不同,才把人与人之间 的距离拉长了,有的向善,有的向恶,彼此相远。在《子路》篇,孔子曾说:“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在上位的人,如果以身作则表现出礼贤下士的风范,大家就不敢不恭敬待人;居上位的人好义,大家就会服从;在上位的人,言行诚信,大家便不敢不诚实。要想使人民服从管理,就依赖统治者的感化力量。所谓感应,实际上就是一种非权力影响力,是被管理者为管理者所吸引,自觉自愿地接受管理者的影响。管理者自身行为端正,即使不发命令,人们也会照样去做,这是接受影 响后的遵从,管理者自身行为不正,纵然三令五申,人们也未必肯服从,这是不愿接受影响 的反应。正如孔子在《子路》篇所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里的“不令而行”,来源于“自发压力”的推动,是自己驱使自己奔向目标。“虽令不从”,产生于对“外来压力”的不满,很可能导致近乎盲目的反抗。一旦失去了感染力和感应力,管理活动的进行将会遇到重重困难。 管理是人类有目的的活动,在管理过程中,最、对管理效果起决定性因素的是人。现代管理中的人,既是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管理既是由人进行的,同时又是对人的管理,人始终居于管理中心地位并发挥着主导作用。不论是管理者还是被管理者,都要各自专注于养成健全的人格,人格锻炼到精纯,完成“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的“内圣”自我管理。尤其是管理者,对组织、对社会有重大的示范效应,直接影响着一个组织,一个社会的风气,作用很大。正如法国管理学家法约尔在《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一书中指出:“领导作出榜样是最有效的工作策略之一。” 管理者要做员工的好榜样,才能产生良好的感应。
1.2“孝、礼”先行“仁”化的过程
要想产生良好的感应,如何做到“修己以敬”,要回归到“敬”字本身,可以从“孝、礼、仁”三方面去诠释。儒家讲求知行合一,实践,这是一种修己过程中自身的统一,知行统一表现为言行统一,但言行统一不一定身心统一。有些人言行上表现出善,但内心并没有敬畏之心。外在之行是“文 ”,内在之德是“质”,文质统一起来才是 “文质彬彬”的君子。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孔子说只满足父母的物质,使他们衣食无忧,这不是孝。如果子女的内心没有对父母的敬畏感,只是认为满足父母的温饱就算是孝了,这就与饲养犬马没有区别。“孝”的本质精神是“敬”。“敬 ”又可以延伸为弟对兄、臣对君等等。“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论语·季氏》)可见“敬”是儒家的底线原则,也是君子与小人的区别。修己要有敬畏之心,此之所谓 “修己以敬 ”。孔子认为礼本身就蕴涵着敬,如果人们行礼以敬、互敬互让,冲突与矛盾就会减少。仁的本义是爱人,敬与让会使人与人之间充满爱。礼本身就蕴涵着神圣性,孔子之道的魅力就在于神圣性的礼。但是在已经失衡的社会秩序中,即使神圣的礼也未必能吸引人心。孔子的时代礼已经流于形式化,由此而导致社会上出现了严重的人道危机。所以,孔子极力倡导礼的内在精神——仁。

点赞:6972 浏览:23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