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电化教育我国电化教育诞生标志性事件考证

更新时间:2024-02-2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 本文提出确定“电化教育事件”的三项原则,并据此确定了我国电化教育诞生的标志性事件是金陵大学东大楼前的校园电影专用放映场地的建立。通过本文的论证,我们认为在当前史料的支持下,我国电化教育诞生的时间可以确定为1915年。
[关键词] 电化教育; 标志性事件; 考证
[] A
我国的电化教育是根据中国国情发展的需要,借鉴了国外的技术和经验,用来解决当时国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产生的,从一开始就走出了一条与国外不同的发展道路。确定电化教育诞生的标志性事件,是研究电化教育发展历程的基础和起点。

一、电化教育诞生标志性事件的确定

电化教育是源于:毕业设计论文致谢www.808so.com
我国现代教育技术的具体代表,是教育技术整个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阶段。电化教育的内涵最初包含了电影教育和播音教育两个方面,涵盖了当时社会最先进技术(摄影、幻灯、电影、广播)在教育中的应用。
1. 教育技术重要事件连续谱
电化教育不是凭空产生的,在它之前或之后,都有着与其相关的、千丝万缕联系的众多事件。我们团队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梳理了先前所有的研究成果,并结合自己发掘的新史料完成了一幅《教育技术重要事件连续谱》,其中“电化教育”开始部分的内容如图1所示,从中可以看到许多与电化教育相关的事件。
2. 确定“电化教育事件”的依据
在众多的相关事件中,哪些可以确认为“电化教育事件”,而哪些只是“相关事件”呢?为此,我们提出了确定“电化教育事件”的原则有以下三条:
(1)该事件是为了解决教育、教学的具体问题而运用了新媒体、新技术,而不是新技术的一般性应用(目的明确——强调新媒体、新技术运用于教育可以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和扩大教育规模);
(2)在新媒体、新技术运用的过程中,有一定的教育、教学需求和相应的理论依据,而不是随意地使用(强调新媒体、新技术在相关理论的指导下,综合地、有效地运用于教育、教学之中);
(3)此事件所反映的内涵成为以后电化教育中的一项具体的内容,而不是孤立的一次性事件。
此处的“新媒体、新技术”是指当时先进的媒体和技术,比如摄影、幻灯、电影、广播等。
同时符合上述三项原则的事件可以确认属于“电化教育事件”,其中时间最早的则可以确定为电化教育诞生的标志性事件。
3. 确定电化教育诞生的标志性事件
根据确定“电化教育事件”三原则,图1中带有“△”符号的都可以确认为“电化教育事件”。在以前的研究成果中,一般把20世纪20年代初在嘉兴运用幻灯进行千字课教学作为我国电化教育诞生的标志性事件,①也有的把1918年商务印书馆开始拍摄教育电影作为电化教育诞生的标志性事件。
在我们的研究中,发现了两份更早的史料:一份是1903年,南京汇文书院用电影进行教学,同时周末放映电影;另一份是1915年,金陵大学设立校园电影专用放映场地。
对于第一份史料,“1903年,孙熹圣(孙明经的父亲——本文作者注)受邀到南京汇文书院短期任教,将‘电影’一词带到汇文书院。他发现汇文书院不仅有一套‘电影机’(早期电影机为拍摄、冲洗、放映一机三用),而且还有很多电影节目可以放映。于是,他把电影机搬进了教室放映,开‘教室电影’的先河,而且还在周末的晚上,组织同学放映电影用于娱乐,在中国开‘校园电影’和‘周末电影’之先河。”对于该史实,还需要得到充足的史料来证实,目前还不能作为定论。
对于第二份史料,我们从美国耶鲁大学图书馆检索到了下面这张老照片,它展示了金陵大学新校址上第一座教学大楼——东大楼落成时的景象。在大楼的左前方有一块经过平整的场地,在场地的一端,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竖立着两根木杆(见图2中圆框内)。
经孙健三先生(孙明经之子)辨认,这就是孙明经先生经常提到的“当年金陵大学除了使用幻灯、电影进行教学外,还经常举办校园电影,并建有校园电影的专用放映场地。”木杆是用来张挂银幕的。每次放映电影时,除了本校的师生以外,还有附近的民众参与,在放映电影的同时用广播配合电影来进行民众教育。也就是说,对照确定电化教育事件的三项原则,从当前掌握的史料来讲,这张照片所反映的事实,可以确认为是我国电化教育诞生的标志性事件。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1912年蔡元培担任第一任国民政府教育总长时曾提出“社会教育亦为今日急务”,在实施中宜配以“有益之活动画影画”,并在“全国临时教育会议”开会演说中再次提出“社会教育”的问题。[3]后来蔡元培更进一步提出:运用电影来提高我国民众的素质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办法,“有大用处”。蔡元培的讲话虽然不属于电化教育事件,但是“从学理层面开启了我国有别于国外视听教育的电化教育学术思想的雏形”,[4]从而构成了电化教育的理论基础。

二、标志性事件发生时间的考证

从图2的照片可以看出,当时金陵大学的新校址上第一座教学大楼——东大楼刚刚落成,楼前还堆满了建筑材料。也就是说,在大楼建成时就已经有了校园电影的专用放映场地。我们可以用这座大楼落成的年代来表明标志性事件发生的时间,进而作为我国电化教育诞生的时间依据。
金陵大学正式建立于1910年,是由原南京汇文书院与宏育书院(1907年,基督书院和益智书院合并组成宏育书院)合并而成,校址设在位于乾河沿的汇文书院旧址。因为合校后学生人数增加,校舍紧张,于是当年在鼓楼西南侧购买2340亩土地兴建新校舍。
耶鲁大学神学院图书馆玛莎·斯莫利(Martha Smalley)女士通过对馆藏资料的整理,出版了一本有关中国教会大学的专集——《神圣殿堂——旧中国的基督教大学》(HALLOWED HALLS—Protestant Colleges in Old China),其中有一幅由纽约建筑师凯蒂.X.克尔考里(CADY.X.CRECORY)设计的金陵大学最早的规划图,[5]与南京大学档案馆保存的图纸完全一致(如图3所示)。1. 东大楼落成时间的不同观点
关于东大楼落成的时间,有各种不同的说法,归纳起来主要有:1912(1913)年、1915年、1917年、1925(1926)年,等等。对此,我们作了详细的考证。
观点一:东大楼建成于1912年
在南京大学高教研究所编著的《金陵大学史料集》中,有节选自《金陵光》民国2年4月第一期的史料(如图5所示)。[6]
文中“五阅月”应解释为“经过五个月”,意即1911年筹资开始建设,经过五个月,即早在1911年下半年、晚至1912年上半年大厦落成,名曰“科学馆”。
另外,《南京大学校史》(第194页)提及东大楼建于1912年;《中国教会大学建筑研究》(第104页)提及该建筑于1912年竣工;《南京民国建筑》中提及建筑于1913年,50年代因火灾烧毁屋顶,1958年修复(160页)。
“南京民国建筑网”《金陵大学》一文中提到,东大楼在北大楼东南侧,当时称为“科学馆”(如图6)。建于1913年,……[7]
观点二:东大楼建成于1915年
为了纪念金陵大学建校一百周年,金陵大学南京校友会编写出版了《金陵大学建校一百周年纪念册》,金陵大学首任华人校长陈裕光在书中撰写了《回忆金陵大学》一文,其中提到了新校舍的建设(如图7)。[8]
文中“新校舍从1910年开始设计、动工,至1915年秋,长达五年始部分落成。”显然是指首先开工建设的东大楼。
在陈海浪等人的论文《南京大学老校区的保护与发展》中提出:“尚无资料表明金陵大学的前身——汇文书院曾有过校园规划,待金陵大学成立后,仍暂以汇文书院为校址。后金陵大学于鼓楼西坡征地154公顷,1913年由美国纽约的建筑师凯蒂.X.克尔考里(Cody.X.Crecory)完成其校园规划,并且开始了大规模的建设,1917年秋季落成一部分,乃将大学迁入,而以乾河沿旧址为附属中学校舍,至1922年,大学校舍始告竣工。根据规划,大学部集中在北端一块用地之内,由理学院(1915年,今东大楼)、文学院(1919年,今北大楼)、农学院(1925年,今西大楼)组成,每个学院为一幢楼房,呈三合院布局。”“老校区内现今保存着一批近代的优秀建筑和文化古迹,也是近现代优秀建筑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同时也被誉为中国近现代建筑史中‘中国古典建筑复兴’的重要代表作之一。目前保留的金陵大学时期历史建筑大部分都是在民国时期完成的,保留下来的历史建筑主要位于校园的东北角,主要建筑有北大楼(1919年)、东大楼(1915年)、西大楼(1925年)、大礼拜堂(1918年)、甲乙楼(1925年)、丙丁楼(1925年)、戊己庚楼(1925年),辛壬楼(1925年)、老图书馆(1936年),除此之外,校园内部还散布着不少保留下来的历史建筑。”[9]
在百度百科《金陵大学》条目中有,“1910年,金大在鼓楼之西南坡购得大片土地作为新校址。这地方名曰‘西山’,是南京古时战场,死者就地埋葬,久而久之,这里便成为义冢地。后来成为当地居民的坟地,荒丘垒垒,乱坟无数。教会用极低廉的买下后,将丘铲平,挖掉墓坟。为此曾‘争讼数年,案盈几尺’,最后还是金大打赢了这场官司,占有了这片坟地。随即便从美国请来测绘师和建筑师规划、设计校舍建筑。全部工程由美国芝加哥一家公司承包,建筑材料除屋顶的琉璃瓦及基本土木外,也大都从国外进口。新校舍从1911年开始设计,1915年科学馆落成,至1921年便全部竣工。校舍基地面积达2300余亩,地势由北向南倾斜。建成的校舍,规模宏大,计有行政楼(北大楼)、科学馆(东大楼)、医科诊室、礼堂(礼拜堂)、课堂宿舍等共有大楼11座。1924年得美国源于:科技论文写作www.808so.com
洛氏基金社中国医学委员会与美国仕女的赞助,又建农林馆一座,名‘裴以理楼’(西大楼)。这些楼房中西合璧,宏伟壮丽,与鼓楼平峙,为当时南京最高大的建筑。金陵大学自1916年起,便陆续迁入新校舍,乾河沿旧址改设附属中学。”[10]
在龙虎房产网“近现代建筑保护名录”栏目《南京汉口路22号金陵大学旧址》一文中提到:“东大楼是主体建筑中最先竣工的大楼,在北大楼的东南侧,始建于1913年,1915年落成,当时名为‘科学馆’,由齐兆昌建筑师设计,陈明记营造厂承建。建筑面积3905平方米。平面为长方形,内廊式布局。大楼地上三层,地下一层,砖木结构。……大楼设计采用中国北方建筑形式,歇山顶筒瓦屋面,屋顶脊中加脊,中部高耸,外墙采用青砖砌筑,素灰构缝。大楼入口处建有突出的门套。”[11]
观点三:东大楼建成于1917年
冷天、赵辰在论文《原金陵大学老校园建筑考》中,详细地从设计图纸、金陵大学所属美国教会、原设计者和现存的落成年代勒石等几个方面对金陵大学建筑进行了考证,认为“依据图签上的内容,我们也可以清楚地确定,这批南大老建筑群中大部分建筑物,包括北大楼、东大楼、礼堂等建筑均由美国芝加哥一个建筑设计事务所——帕金斯事务所(Perkins Fellows & Hamilton Architects)所设计,其设计时间集中在1914—1917年之间。但是由于图纸的缺失以及图纸上标注的不全,我们尚无法靠图纸来确定西大楼等建筑物的设计者。”“在帕金斯事务所作品集《教育建筑》及其专题文章《中国金陵大学》中均出现了一张原金陵大学老校园规划图(见图4)。对照现有遗留校园状况,我们可以确定,正是帕金斯事务所最终完成了原金陵大学的校园总体规划方案。另外,由这些文章中所附的一些照片可以判断,除了我们已经可以确认的三个老校园中心重要建筑物(北大楼、东大楼、大礼堂),还有学生宿舍(McCormick Dormitories)、桃园北楼(Women’s Dormitory)及附属医院(Hospital Group)等校园单体建筑也均出自帕金斯事务所之手。”“在老金陵大学建筑群保存至今的几幢建筑中,只有现北大楼和西大楼的墙角处还完整地保留有原来的落成年代勒石(见图8)。依此可以确定,现北大楼的落成时间为1919年,而现西大楼的落成时间为1925年。”[12]在上述文章中提到的玛莎·斯莫利(Martha Smalley)在《神圣殿堂——旧中国的基督教大学》(HALLOWED HALLS—Protestant Colleges in Old China)一书中提出:“科学楼又称为斯沃士楼,于1917年建成,在三楼有两个大房间,被用来作为一个博物馆。其中的标本对有兴趣的学生和游客很有价值(见图9)。”[13]
冷天在另一篇论文《金陵大学校园空间形态及历史建筑解析》中,明确提出:“金陵大学的主要建筑包括:东大楼(Science Building,1917),礼拜堂(Sage Chapel,1918),北大楼(Administration Building,1919),小礼拜堂(Twinem Memorial Chapel,1923),西大楼(West Science Building,1925),学生宿舍(McCormick Dormitories,1925),陶园南楼,东北大楼(1935),图书馆(1936)等。”[14]
观点四:东大楼建成于1925年
百度百科《南京金陵大学》等多篇文章中提到“塔楼,名为北大楼,建于1919年,由美国建筑师司迈尔(A. G. Small)设计。东大楼,初名科学馆,建于1925年,由司迈尔设计。西大楼,原名裴义理楼,建于1926年,由齐兆昌设计。图书馆,建于1936年,遥对北面的北大楼,由中国建筑师杨廷宝设计。”[15]
同时,南京大学档案馆有齐兆昌签名的东大楼1926年设计图纸;《中国近代建筑总览——南京篇》中提及该建筑的设计时间不详,竣工时间为1926年(第46页);《南京建筑志》中提及该建筑建于1926年,因失火于1958年重建(第116页)。
2. 对落成时间的辨析
由于东大楼的落成时间直接关系到我国电化教育诞生的确切时间,针对上述东大楼落成时间从1912年到1926年,相差14年的现状,我们进行了仔细辨析,希望从中找出比较明确的结论。
(1)对落成时间的研讨
在有关东大楼于1912年(或1913年)建成的论述中,“爰于1911年筹集巨资,另筑新舍,鸠工庀材,五阅月而大厦落成,颜其额曰‘科学馆’。”一说,作为东大楼落成的依据值得商榷。像东大楼这样一幢结构复杂的、中西方特点相结合的建筑,以其当时的技术和材料,在五个月内完成几乎是不可能的。另外,文中写道,科学馆“系三层楼而屋高约60纵72横,43英尺”,即屋高18.288米、长21.9456米、宽13.1064米,每层建筑面积约为286平方米,三层共计为858平方米,其体量也与东大楼建筑面积3000多平方米相去甚远。因此,该建筑可能是为了当时教学急需而建的另一摘自:毕业论文结论www.808so.com
幢楼房,尽管也叫“科学馆”,但不是我们所说的东大楼。
关于东大楼建成于1925年(或1926年)一说,可能是源于名称的混淆所致。东大楼原称为理学院,又称为斯沃士楼,在帕金斯事务所编制的“金陵大学校园规划图”上标注为Science Hall(科学楼),西大楼原称为农学院,又称为裴义理楼,在帕金斯事务所编制的“金陵大学校园规划图”上标注为West Science Hall(西科学楼)。后人只看到“科学楼”的名称,而未注意东、西之分,将两个科学楼混为一谈,因而形成了张冠李戴的误读。另外,从图2可以看出,当东大楼落成时,北大楼还未动工。由此可以证明,东大楼的落成时间不会晚于北大楼的落成时间(1919年)。
东大楼建成于1917年之说,源于冷天根据现南京大学保存的帕金斯事务所(Perkins Fellows & Hamilton Architects)所设计的金陵大学建筑图纸的判断,科学性较强。另外玛莎·斯莫利(Martha Smalley)在《神圣殿堂——旧中国的基督教大学》(HALLOWED HALLS—Protestant Colleges in Old China)一书中也提到,“科学楼又称为斯沃士楼,于1917年建成”,但遗憾的是该书的作者并未提供作出此结论的根据。
?誗陈裕光从1905年进入成美馆(即汇文书院附中)学习,1911年考入金陵大学,1916年毕业赴美国继续深造,1922年获博士学位。回国后,先在北京师范大学任职,后于1925年回到金陵大学担任教授,从1927年开始至1951年,担任金陵大学首任华人校长长达24年。他在《回忆金陵大学》一文中写道:“新校舍从1910年开始设计、动工,至1915年秋,长达五年始部分落成。”显然是可信的,这么重要的事情,他应该不会记错。而负责建造金陵大学主要建筑(包括东大楼、北大楼、礼拜堂等)的陈明记营造厂的创办人和经营者正是陈裕光的父亲陈烈明;东大楼的建造时间正是陈裕光在金陵大学上学的时间,从这一点来讲,他对东大楼的落成时间不会不清楚。
另外,孙健三先生从6岁至12岁随父母生活在金陵大学老校区,大学部的三合院是他们经常光顾的地方,他还记得东大楼墙角的勒石上镌刻有“1915”字样。只是由于上个世纪50年代末东大楼失火重建,除地下室未动外,地上部分从两层改为三层,已不是原来的式样,而且标志着落成年代的勒石也不复存在了。①
我们以上述所涉及到的论文和著作为主要依据,同时参考网上的文章和专家访谈,经过认真地研究和讨论,认为东大楼的落成时间应该在1915年至1917年之间。鉴于现在还没有过硬的史料能够证明东大楼落成的确切时间,经过慎重考虑,我们暂时倾向于1915年。
(2)问题的释疑
图10是现在南京市鼓楼地区原金陵大学老校区的卫星地面图,从中可以清楚地看出由北大楼、东大楼和西大楼组成的三合院,以及经过老图书馆到北大楼的中轴线,与帕金斯事务所编制的“金陵大学校园规划图”(见图4)完全相符。
如果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北大楼位于中轴线的最北端,与西大楼成垂直关系。按理说东大楼与北大楼也应该成垂直关系,而平行于西大楼。但是从图中看到东大楼有一定的偏角,其北端偏东、南端偏西,且整体偏向中轴线一侧,形成了一个“不完全对称的三合院”。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不会是技术问题,很可能是为了早日建成校舍以解决教学之急需,在进行校园初步规划后,东大楼就已经开工建设。待校园正式规划完成之后,从北大楼开始建设时,东大楼已经完工,造成一定的误差。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有人提出:“凯蒂.X.克尔考里(CADY.X.CRECORY)设计的金陵大学最早的规划图(图3)完成于1913年或1914年,之后帕金斯事务所编制的‘金陵大学校园规划图’(图4)最早的年代应该是1914年,然后再进行东大楼的设计、施工,如何能够在1915年完工?”的疑问。通过上述分析,可以认为东大楼的设计至少与规划图是同时进行的,而在规划图完成之时东大楼已经开始施工。东大楼产生的位置上的偏差,非专业人员在地面上一般是感觉不到的,所以后来的建筑,仍然严格按照规划图实行。
三、结 语
通过课题研究,我们提出了确定“电化教育事件”的三项原则,并据此确定了我国电化教育诞生的标志性事件是金陵大学东大楼前的“校园电影”专用放映场地的建立。虽然在汇文书院时期就有“校园电影”的举办,一直延续到1910年金陵大学诞生以后,但是还需要有更多的史料来证实。因此,当前我们只能把东大楼的落成时间摘自:写毕业论文经典的网站www.808so.com
作为确定电化教育诞生时间的“参照点”。
通过本文的论证,我们认为:在当前史料的支持下,我国电化教育诞生的时间可以初步确定为1915年,即我国第一个校园电影专用放映场地开始使用的时间。如果今后能够有更多的史料来证实确切的时间,我们再对当前的观点进行修正。
[参考文献]
孙健三.中国电影,你不知道的那些事——中国早期电影高等教育史料文献拾穗[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0:5.
Yale University Library.The American Context of China''s Christian Colleges[DB/OL].file://Z:\Yale 2.0\university of nanking\ydlchina-02\viewdetail.aspx-id=2951.htm,2010-10-08.
[3] 我

一、临时教育会议日记[J].教育杂志,1912,4(6):特别记事1~4.

[4] 阿伦娜.电化教育的孕育与诞生[J].电化教育研究,2010,(12):112.
[5] [13] Deke Erh, Martha Smalley. HALLOWED HALLS—Protestant Colleges in Old China[M].Hong Kong: Old China Hand Press, 1998:48.
[6] 金陵光[J].民国2年4月第一期.
[7] 南京民国建筑网/教育宗教篇/金陵大学[DB/OL]./view/62222.htm.
[11] 龙虎房产网/新闻中心/近现代建筑保护名录/南京汉口路22号金陵大学旧址[DB/OL].house.longhoo.net/longhoo/cooperation/protection/2010/0227/3970.html,2010-02-27.
[12] 冷天,赵辰.原金陵大学老校园建筑考[J].东南文化,2003,(3):54~57.
[14] 冷天.金陵大学校园空间形态及历史建筑解析[J].建筑学报,2010,(2):24.
[15] 百度百科.南京金陵大学[DB/OL].baike.baidu.com/view/4303545.htm.

点赞:32228 浏览:146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