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德育阅读教学中德育渗透网

更新时间:2024-02-2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少年儿童时期是人们思想道德素质形成的决定性阶段。因此,小学教学中寓德于教,教会学生求知、办事、健体和做人,是各学科教学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精纯的思想、深刻的道理、优美的语言的文章,给予学生极大的教育和感染力。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语文这一优势,分析课文中精美的语句,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现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浅谈几点体会。

一、标题入手

课文的标题往往是文章主要内容或中心思想的归旨。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首先应从标题入手,引导学生论题解题,激发其兴趣,陶冶其情操。如教《囚歌》课时,可先通过讨论解题,使学生掌握“囚”的含义,然后提问:“它为什么不叫‘囚诗’而叫‘囚歌’?”学生答不上来,教师暂放下这个问题,转而向学生介绍该文的写作背景,讲述叶挺将军坐牢的原因和叶挺不为高官厚禄所动,坚持狱中斗争,他的诗作由狱中难友广为传唱的情形。这样,学生就理解了为什么原以“囚歌”作标题,并由此激起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愤慨和对革命先烈的崇敬。

二、落实词句

课文的词和句中都包含着丰富的思想内容,尤其是那些重点词句,其深刻含义与感彩与中心意思紧密相连。教学时定要引导学生认真剖析、品味。如《中专生毕业论文www.808so.com
赵州桥》一文的教学,要激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进行爱祖国爱科学文化的教育。这就必须紧扣“创举”二字习文悟道。除了让学生了解赵州桥历史悠久,世界闻名,认识其设计与建造上的特点外,教师还应辅助介绍历史记载、专家测算、地震检测、文物保护等资料,使学生较好地领悟“创举”是“从来没有过的举动或事业”,从而认识赵州桥这座古代建筑怎样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为什么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并为其“世界闻名”而自豪,为建设新生活而充满信心。又如《桂林山水》一文中写到“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这句排比句具体写出了漓江水的美。我指导学生反复地朗读,让学生读出语言的美,而所包含的大自然的美,从而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增强学生的环境意识。通过语文教学,以美感人,学生心灵日臻“净化”,趋于真、善、美,从而培养了学生们正确的审美观。

三、剖析人物

刻画人物形象的课文,教师要紧紧抓住描写人物形象的关键语句,启发学生思考人物在做什么,怎样做,为什么这样做,从中受到教育和感染。如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只用“严守纪律,不怕牺牲”等抽象词语做缺乏个性的概括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课文语言出发,剖析人物的具体特征。邱少云忍受着烈火烧身的煎熬,“没挪动一寸地方,没发出一声”,“像千斤巨石般扒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千斤巨石”说明什么?邱少云为什么会有如此惊人的毅力?从英雄外表,我们可以体会到英雄的内心:下定决心,坚持隐蔽,为了战斗的胜利,宁可牺牲自己。经过这一剖析,英雄的伟大形象鲜活地矗立在学生心目中,并奉为人生的楷模,其教育力量才真是无可比拟的。

四、激发情感

作者“情动而辞发”,读者“披文以入情”。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总会充分挖掘教材里的情感因素,教学中真正投入感情,同时激发学生情感,引起与作者心灵的共鸣。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写小女孩在一次次火柴光中,看到她渴望的东西——然而这只是幻想,现实留给小女孩的只有失望和痛苦,怀着幸福和美好的愿望,小女孩冻死街头,这是一个悲惨的故事。教学时要启发学生把自己摆在小女孩的地位,通过品词析句,理解含义;利用幻听、录音等引导学生进入情境。然后试着表情朗读,处理好重音、停顿、语气等,读出对小女孩同情,对资本主义制度憎恨这种悲愤交加的语调。结尾总结:“吃人的资本主义制度是多么可憎可恶啊!同学们,难道你们不为自己生活在社会主义社会里而感到快乐、自豪、幸福吗?”这样的讲述,情感传导强烈,对学生的感染和教育非常深刻。

五、启发想象

德育渗透很多时候可触发学生的想象,文章中的概括性语句、标点符号、人物外表描述、插图、终结部分等,都是启发学生想象的依据。如《白杨》一课,最后一段有句话:“爸爸……又陷入沉思。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其含义深刻,余意未尽。这时可引导学生发挥想象:爸爸在沉思什么?他想到什么时会露出微笑呢?想象中,学生自然受到“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精神的教育和熏陶。

六、紧扣中心

中心思想是课文思想内容的高度概括,是作者的思想、观念、感情的最集中的体现。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训练学生概括中心思想,是德育渗透的重要方法。在小语教材中,有的课文告诉人们一个道理,有的课文则是赞扬某个人物的高尚品质,有的课文是揭露或批判丑陋落后的东西,有的课文是介绍或说明某一事物某一现象。概括中心思想的训练,既是“道”的揭示,又是理解思想内涵的深化。
当然,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发现美、体验美、认识美、创造美,陶冶爱美情趣,也是很重要的。总之,德育渗透可融入教学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从语言材料的实际出发,教师应引导学生习“文”以明“道”。词析句,理解含义;利用幻听、录音等引导学生进入情境。然后试着表情朗读,处理好重音、停顿、语气等,读出对小女孩同情,对资本主义制度憎恨这种悲愤交加的语调。结尾总结:“吃人的资本主义制度是多么可憎可恶啊!同学们,难道你们不为自己生活在社会主义社会里而感到快乐、自豪、幸福吗?”这样的讲述,情感传导强烈,对学生的感染和 WWw.808so.com 808论文查重

点赞:8544 浏览:33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