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述资助高校资助工作视角下贫困生诚信与感恩教育大纲

更新时间:2024-03-0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由于高等教育从精英化教育迈向大众化教育,在校贫困大学生的数量也与日俱增。为了努力实现“绝不让一个贫困的大学生因经济困难辍学”的承诺,和地方各级政府均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建立健全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和高校国家奖助学金制度。但是,也有一些不良现象出现在高校资助工作中。完善资助工作、培养贫困生思想道德品质是加强对贫困生的诚信与感恩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分析贫困生诚信与感恩教育缺失的原因

1、自卑感和不平衡感易出现在贫困生心理上
当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出现冲突的时候,人极易产生自卑心理,就像有强烈求胜心的贫困生在长期物质生活匮乏中不断受挫,自卑心理便逐渐形成,容易走入别人是因为怜悯和同情才给予自己帮助的认识误区,因此内心很难产生回报的想法。
2、诚信与感恩教育缺乏长期规划和针对性
最近几年,我国高校才刚开始普遍关注诚信与感恩教育,一些高校对此进行了很好的探索,但目前诚信与感恩教育的活动,出现了对象狭窄,随意性强,形式单

一、缺乏整体长期规划,教育目标不明确等弊端,大大削减了诚信与感恩教育的实际效果。

3、社会转型带来的消极影响
由于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在大大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的同时,社会转型也引发了一系列的失衡情况,在社会氛围的消极影响下,直接淡化了贫困生的诚信与感恩意识,约束了诚信与感恩教育的发展。

二、以安徽某高校某院为例,探讨于高校资助工作下的贫困生感恩教育

笔者以安徽某大学某学院为实例,研究贫困生诚信与感恩教育和资助工作与已有各类诚信感恩教育实际活动的关联性,分析当前贫困生诚信感恩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为改进和加强贫困生诚信感恩教育提供决策参考和科学依据。该学院现有在籍本科生2004 名,贫困生人数231名,贫困生比例高达11.5%,特困生人数有100余人,比例也在4%左右。通过采用访谈、调查、总结和归纳的方法,得出以下研究结果。
1、基本现状
(1)农村来的学生在贫困生当中占了绝大多数,城镇贫困生仅有24人,所占比例很小。
(2)勤工助学、困难补助、国家助学贷款是解决贫困生生活费的重要途径。资助政策深入人心。
2、存在的问题
(1)高校经济资助工作与诚信与感恩教育活动的结合点较少。现在的经济资助体系关心的更多是资助工作是否合理与公平、公开,贫困生能否顺利完成学业,但对他们的道德培养,尤其是诚信与感恩教育,几乎很少牵涉。
(2)诚信与感恩教育活动宣传力度不够。访谈调查过程中,贫困学生对现有的诚信与感恩教育活动不够关注,由此可见此类主题活动在校园内的宣传力度还不够。

三、高校资助工作视域下的贫困生诚信与感恩教育实践措施

针对高校贫困生理想信念模糊、感恩意识淡薄、自立意识不强、价值取向扭曲等情况,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对贫困生进行诚信感恩教育,唤起他们内心的感恩,增强社会责任感。
1、营造诚信感恩氛围,增强诚信感恩认知,加强情感教育
基于经济资助进行感恩教育的前提与保障是营造浓厚的诚信感恩教育氛围。假如诚信感恩教育氛围营造不佳,硬生生的通过经济资助进行感恩教育,相当于给受资助者贴标签,进而对学生心理产生不良影响,对经济资助工作形成不必要的障碍。作为诚信感恩教育的主体,学校应倡导学生、各个院系组织利用现有的资源开展主题鲜明的诚信感摘自:毕业论文格式模板www.808so.com
恩教育,保证教育活动的多样性、系统性与长期性,将诚信感恩教育有机渗透到贫困生日常行为规范与道德品质和教学的培养过程中。
2、根据贫困生的日常助学工作,尽量发挥其“育人”功能
高校应注意利用日常助学工作适当开展形式多样的感恩感恩教育,唤起、点拨学生的感恩感恩之心。要让贫困生明白他们之所以上大学,是周围全部关爱他们的人共同努力的结果,他们应当感恩、应该图报。对于助学贷款违约还款等行为,根据实际情况,对有经济能力偿还,但实际上并没有履行还款义务的学生,要采取相应的法律程序。
3、加强诚信感恩教育,积极打造三大课堂
(1)第一课堂以专业课程为主,提升大学生诚信感恩教育的认知。高校应充分利用各种专业课堂优势,将专业课程内容中合理融入诚信感恩教育,增强学生对诚信感恩的认知意识。
(2)第二课堂以校园文化活动为主,深化大学生的感恩教育情感。高校可以依托各班级团支部、学生会和团委等载体,利用学生丰富多彩的,喜闻乐见的校园文化活动来传递民族的传统文化与美德,体现诚信感恩教育的内容。
(3)第三课堂以实践活动为主,挖掘大学生感恩教育实践意识。在加强感恩教育方面更加有效的实际行动如义务劳动、志愿服务等。

点赞:6534 浏览:17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