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思想对中国古典园林意境追求影响

更新时间:2024-02-1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缘起于上下五千年的封建社会对民众的统治的需求,并于历史发展中不断的相互影响,发展与融合,对中国人民族性格的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也间接决定了中国古典园林中所体现出来的审美与意境追求。
关键词:传统哲学思想;社会形态;意境
Abstract:The famous artist Zhang Zao in Tang Dynasty says: Learning from nature, getting the inspiration.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Philosophy was formed based on the requirement of the ruling classes, and was developing and hing effect on the character of this whole race, and also, the artistic conception of Chinese classical garden.
Keyword:Traditional Chinese Philosophy; Society; Artistic Conception
前言:
宗白华先生在研究美学与意境时写到:
“气韵生动,这是绘画创作追求的最高目标,最高境界,也是绘画批评的主要标准。”
“…其实不单绘画如此,中国的建筑、园林、雕塑中都潜伏着音乐感——即所谓‘韵’。”
这种‘韵’,通俗了说,便是为艺术家所追求、品赏者所欣赏的“意境”或者说“境界”。
表现在艺术创作上,如诗词歌赋,往往是“诗人的心灵,与自然的神秘互相接触映射时造成的直觉灵感”: 陶渊明有“采菊东篱下,悠然现南山”之名句;元好问咏美景有“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后来王国维先生以为此四句诗有“无我之境”,他们的着眼处在园林和咏园诗的“境界”。
而中国传统的山水花鸟画也是于静观寂照中,求返于创作者的内心深处,求得与自然相和谐一致的律动,以达其“境界”。
不仅是纸上的画境,古典园林的意境亦是造园者假具象之物的排列、堆叠、造型,在有限的三维空间中“芥子纳须弥”,以一种直接、形象、生动的方式建构心中的花园。
即便具象的表达是有尽的,但放诸天地之间,加入四季、风云变幻,各种生命活动,就萌生了物象之外的不同情感,情感便“无尽”了,造园者表达出了宇宙与身心的律动,此为“造境”。
唐代画家张璪论画有两句话:“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艺术家“最高艺术心灵”和无限宇宙、自然深沉静默地浑然融合,体合为一,便产生了意境。其中,“造化”为客观存在,而“心源”与传统哲学思想却是密不可分的。
1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与社会形态
我们所说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通常情况下指的是占主流的儒道释,即儒家、道家和禅宗思想。这三种思想缘起于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封建社会对民众的统治的需求,并于历史发展中不断的相互影响,发展与融合,对中国人民族性格的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也间接决定了中国古典园林中所体现出来的审美与意境追求。
首先,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无论是传统哲学思想亦或是艺术形式再者民族性格都离不开他所依附的社会形态。人是社会性的动物,可以说社会的状态决定了生活在其中的人们会有怎样的思想与追求。事实上,中国古代传统哲学思想对中国古典园林的影响常常与社会剧变、政治动荡及思想碰撞密不可分。
春秋战国时期,周王职称论文范文www.808so.com
朝衰落,群雄割据,战乱连年,民不聊生,苦难使得人们对美好生活状态的向往只能是幻想,面对着满目疮痍,人们只能从自然中寻找慰藉。土生土长的道家思想便缘于此时,以老子为其代表人物。在哲学上,老子以“道”为最高范畴,认为“道”是宇宙的本原而生成万物,亦是万物存在的根据。后来,庄子继承并发展了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他认为自然界本身是最美的,即“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庄子要求超越于浊世之上的思想,于潜移默化中,使人向往超凡脱俗而归向自然,且主动追寻自然。道家的自然观不在物象本身,而在于对潜在自然之中“道”的探求,重视心灵的安静与精神的自由。
至秦统一中国,两汉国力强盛,儒学上升至正统独尊地位,人们普遍怀抱入世和进取的心理,时代本身不具备对自然之美作深层次发掘的土壤。直至私家园林、山水诗画等艺术出现及繁盛的魏晋南北朝时期,以儒道结合的玄学进一步发展,在艺术上提出了“言不尽意”的主张,使山水诗画的创作达到了一个追求形外之意的境界。
盛唐至安史之乱以后社会由盛转衰,士大夫的心理再次失去平衡,这时糅合了老庄和玄学的禅宗思想得到迅速的发展。禅宗思想认为“人既在宇宙之中,宇宙也在人心中,人与自然并不是彼此参与的关系,两者是浑然如一的整体”。因此,内心的体验便是达到“悟”境的关键。禅宗提倡的直觉体验和沉思冥想的思维方式,心悟、顿悟的领悟方式对艺术创作有着深远的影响。于是,古人总喜欢把自我放诸自然环境之中,物我交融,在创作中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准确抓住自然之美并加以再现。因此,意境美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所追求的至高境界。
2传统思想与中国古典园林意境
儒家认为,只要人忘却自我,存其本性,即能达到“天人合一”之境,虽强调以人为本,但儒学并没把自然看作异己力量,而是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提倡“万物与吾一体”。这就使得“师法自然”成为中国园林所遵循的重要原则,从而早就了古代的造园家对“天人合一”的境界锲而不舍的追求。用宗白华先生的话说便是“忘怀尔我,浑化为一”。
禅宗美学的兴起,将审美与艺术中主体的内心体验、直觉感情等的作用,提到极高的地位,并把禅宗思想加以深化后融入到中国园林的创作中,将园林空间的“画境”升华到“意境”。从禅宗的观点看,世间万物都是佛法或本心的幻化。这为园林这种具象的自然山水艺术提供了审美体验的无限可能,打破了小自然与大自然的界限,在一定意义上构筑了文人园林中以小见大、咫尺山林的园林空间。小何以见大?小为客观,指园林尺度,大为主观,指主观感受,即景外之境。大通过小而体现出来。在禅宗看来,限制越少,想像空间就越大,因而少能胜多,只有简到极致才能余出最大的空间供人们揣摩与思考。正如沈三白在《浮生六记·闲情记趣》中所说:“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
其实无论儒家道家还是禅宗思想,对中国古典园林中“天人合一”之意境的追求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将国人的审美意境分为“无我之境”和“有我之境”。
“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对“无我之境”的追求使得造园者极力期望将园林景观与宇宙融合起来。于是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常用到对景、借景、透景等造园手法将建筑、山水与植物有机地融合为一体,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利用现存条件模拟大自然中的美景,再通过加工提炼,将自然与人工统一起来,创造出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的艺术综合体。
“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
在中国古典园林里,造园者或者说观者,其情感、意趣和对时空的感受与园景之间的关系,比各景物之间的相互关系要重要得多。这种对“人”的主观情感的关注使得中国古典园林的营造更多注重“动态”之美,而非局限于“静态”之景当中。简单来说,就是除了空间上的变化还加入了时间上的考虑,以四时运迈、景境变幻与游赏者心境移易相互融合来表现“天人”韵律。例如:“四照亭,在郡圃之东北。绍兴十四年,郡守王映为屋四合,各植花石,随岁时之宜:春海棠,夏湖石,秋芙蓉,冬梅。”在北京的颐和园里,昆明湖畔烟雨长廊中设有“留佳”、“寄澜”、“秋水”、“清遥”四座代表一年四季及变化景观的亭子。以上这些充分体现了造园艺术家内心细腻的情感,对即时即地即景的细微感悟,对“有我之境”的追求。
3结语
从古至今,虽然社会形态发生了剧变,但历史的积淀产生的影响却无法磨灭,即便是在如今的社会形态下产生的纷繁复杂的艺术形式中传统哲学思想的印记仍然依稀可辨。
参考文献:
王毅,《中国园林文化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曹林娣,《中国园林文化》,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3] 宗白华,《美学与意境》,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8

点赞:16592 浏览:71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