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台地中国古典园林与意大利台地园差别及缘起小结

更新时间:2024-04-0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本文以两个代表性的园林网师园和利花园为例,通过具体如建筑、山水、植物等几个方面的比较分析,并通过中国古代园林、意大利园林不同源起,以及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同认识等方面的比较研究,以期探索两者差异的思想根源。文章发现,不同的哲学观念和宗教思想导致了截然不同的中西方造园风格。
关键词: 园林; 比较; 美学; 渊源

1.引言
1.1网师园
网师园是中国最优秀古典园林代表作品之一,广受赞誉。该园始建于南宋,原是扬州文人史正志的“万卷堂”故址的花园,名为“渔隐”,至清乾隆年间重建,并更名为“网师园”。网师有渔翁之意,即与“渔隐”同意,含有隐居江湖的意思,颇有隐逸山林的意味。网师园,由主园和内园两部分组成,主园,以彩霞池为中心,植物与建筑、山石环绕,形成视觉丰富的水景园,内园置以竹石小景,清幽静谧。游园的方式,宜坐、宜留,以静观为佳。
1.1利花园
意大利夏季天气炎热,为获得凉风,花园别墅大都选择建在郊野的山坡上。利花园是梅迪奇家族在1549年买下皮蒂宫后建造的,位于佛罗伦萨城郊,是文艺复兴时期美丽的巴洛克风格的花园实例。利花园,整体构图清晰,主从分明,花坛、绿篱、雕塑、水池等作为园林的主要构景元素按照严格的和谐统一的原则置于园中。这种自然与艺术结合起来的园林被邦法迪奥和泰吉奥称为“第三自然”园。利花园占地面积较大,游赏方式以动观为主。
2 园林对比
2.1 建筑
网师园中的建筑,为观赏风景和点缀风景而设置,追求与山水自然环境浑然一体的融合美。建筑形式多样,有亭、轩、楼、阁、廊、馆等典型的园林建筑,该园还设有半亭以丰富空间层次。建筑材料以木质材料为主,宜大宜小,因而灵巧多变,便与整个环境融为一体[3]。园中所有建筑都环绕水池而建,“月到风来”亭作为西面的构图中心,三面环水,视线开朗。贴近而建的濯缨水阁,取自屈原的《渔父》的“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构成南面风景画的中心景观(图1)。游廊随墙高低曲折,墙的另一侧为网师园内园,院落主厅殿春簃为明代建筑,因庭院种植芍药而得名,风格爽朗古朴。内院一侧的冷泉亭,因“涵碧泉”而得名。
利花园的彼蒂宫属于典型的西方古典建筑,它将不同功能用途的房间集中在一栋砖石结构的建筑物内。它所追求的是一种内部空间的构成美和外部形体的雕塑美。由于建筑体量庞大,皮蒂宫很重视立面实体的分划和处理,遵循构图的美学原则。利花园则被视为彼蒂宫的延伸,建筑便对于花园的布局具有明显的主导和统帅作用[4],花园则视为建筑向自然敞开的露天的客厅 (图2)。
2.2 水体
中国园林中,水以静为主,动为辅,讲究循自然之态。 网师园“彩霞池”水面开朗,富有野趣。“水本无形,因岸成之”,因而网师园驳岸间以石矶,模仿自然河床,曲摘自:毕业论文下载www.808so.com
折蜿蜒,处理十分精心。水池以两座小桥分割,分别出水头和水位,并设有“槃涧”,叠石水闸,“待潮”摩崖等以丰富水的层次,创造源头深远,余味无穷的意境[5]。彩霞池与内园中的涵碧泉水脉相通,遥相呼应,以表征水贵存源之意境。
意大利园林中的水则主要是以动态的、奔流的水为主,给园林带来了运动、充满生命的动感。利花园最富有活泼生趣的,把水的运用挥得淋漓尽致的则是各种各样设计精巧的喷泉,并且有水风琴,水剧场等惊喜水工。水池多成呈几何形态,普遍装饰有雕塑喷泉,水与雕塑的结合紧密精巧。泉水光影的明灭闪烁和清泠的声响,给园林带来勃勃的生气。
2.3植物
中国古典园林在植物的布置上,注重朴实自由疏落,以反映植物的自然美,忌矫揉造作,一般不用成排成行、规则种植。欣赏植物独特的形态美和个性美,欣赏生命的独有的个性和特征。网师园看松读画轩前主厅,便有古木若虬,且“老根盘结与苔石间”是以遵循古典绘画的原理。中国园林不仅欣赏花木的形态美,也很重视其所具有的嗅觉感受及生态气息的诗意联想。如主厅“小山丛桂轩”庭院以赏桂为主,桂花盛开之际,“山幽桂馥,香藏不尽”[6]。竹外一枝轩,源于苏轼的“江头千树春欲暗,竹外一枝斜更好”,是网师园住宅进入园林的入口,富于诗意联想。
意大利气候温和,常青树很多,并作为一种材料,造景的元素,欣赏其整体的色泽和质地。意大利园林一度盛行将树木修剪成几何形“绿色雕塑”或花坛。花坛由剪成各种各样几何形状的黄杨树木和砾石组成对称的艺术图案。长青树木构成了意大利园林的一个重要特色,作为园林跟建筑的之间的“过渡",需要经过一定的人工处理以达到和谐对比的统一。如利花园中,野生的冬青树和柏树延伸成一条树篱,作为建筑和构筑物与自然树木的衔接(图3),使园林由建筑几何形态和谐地过渡结合到自然丛林中去。
2.4 山石与雕刻石作
网师园按石质分区使用,主园以黄石为主。黄石性顽,具有阳刚之美,古拙,又有浑厚稳重之姿[6]。黄石假山“云冈”,以石为主,设有蹬道洞穴,以营造出似置身深山的雄险气势。射鸭廊之南的堆叠的黄石假山玲珑剔透,丰富了网师园东立面的画面层次,并与“云冈”气脉相连。“彩霞池”驳岸间有石肌,以自然河床为蓝本,亦由黄石堆叠而成。园林中的山石除了兼备山石的形神外,还需具有传情的作用,即达到“片山有致,寸石生情"。网师园内园,冷泉亭中置有形似展翅欲飞的苍鹰,色泽黝黑光润的巨大的灵壁石,“叩之铮琮如金玉”,赏玩得意,富于联想。
建在山坡上的意大利台地园,通常对山坡地形进行改造,但与中国园林追求山石的自然形态不同,一般只是顺应地形,把山坡修筑成几层整齐的台坛。台阶用以沟通两个台地,是游人的必经之路。作为组成道路的重要部分,台阶具有很强的装饰作用,它也使园林有多种活泼而富有变化的构图。雕塑和石作常用的白色石头,在常年浓绿的环境中有很强的装饰性。利花园装点着无数的雕塑,特别是沿着地中海古柏树林荫道,点缀有许多姿态优美,活泼生动的雕塑,其形象取自于古希腊神话。
中国园林强调山石的自然状况,不作很大的人工处理,以充分显示山石的自然美。而意大利园林则通常对自然山石作很大的人工处理,大多处理成几何、规则或雕塑的形状来满足园林艺术美的要求,着重强调几何美、形体美、装饰美。
3. 园林差异探缘
3.1园林源起
通常认为,东西方园林的出现都源于两个原因, 一通神的需求,二生产生活的需要。中国古代园林最初的形式可追溯为“囿”和“台”。“囿”,是古代帝王利用自然的山川、林地、泉水、鸟兽鱼虫等进行初级改造的造园活动,同时还开凿沟渠水池甚至筑台,以供帝王和贵族们狩猎和享用。《诗经·大雅》便有记载“灵台”,讲述周文王的灵囿中景象“麀鹿攸伏,麀鹿濯濯,白鸟鹤鹤”,自然山泽,飞禽走兽都被视为一种美好的园林景象。可见,中国古典园林从一开始崇尚美,易卜辞说“天地之大德曰【生】”就是说自然是有生命的,认为曲线式的律动体现生命,并因而排斥的几何形的点、线、面、体[7]。
西方古典园林之起源最早为古埃及和古希腊古罗马。古埃及园林,一般做规则式布置,其源起被认为是出于生产农事耕作的需要。由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气候炎热,因此对于树木和水,有着特别的重视。树木一开始便以行列式种植的形式列植于园中,水池也采用规则式。园林的形态也为简单的几何对称形态。至古希腊古罗马时期,园林的形式逐渐丰富起来,但仍保持对几何形态的钟爱,甚至以建筑原则造园,更加突出园林中的人工艺术美。由此可见,西方园林在造园初期就是采用的便是规则几何人工的方式,并且崇尚几何美,直至以后的轴线比例都是沿着这样理性的脉络发展而来。

点赞:27811 浏览:122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