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看报以典型形象报道看报纸转型中话语转向

更新时间:2024-02-1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本文以《成都晚报》为研究对象,对其1963年至2012年的“学雷锋”报道的报道数量、消息来源、体裁种类、表达主题进行量化统计和分析,通过典型报道的角度来研究《成都晚报》自创刊以来“学雷锋”报道的变化,探讨报纸由话语向民间话语的转变,并试对这种转变背后的原因进行探讨。
【关键词】《成都晚报》典型报道话语民间话语

一、研究背景

1963年3月5日,主席亲笔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因此,把3月5日定为“学雷锋”纪念日。从1963年到2012年,我国的国内、国际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在这50年间,“学雷锋”报道中雷锋形象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媒体定位与话语表达的关系如何成为本文要探讨的问题。
本文选取的研究对象是创刊于1956年5月1日的《成都晚报》。选择《成都晚报》的原因,一是《成都晚报》创刊时间早,见证了“学雷锋”报道的全过程;二是《成都晚报》的身份经历了党报到都市报的变化,从中可以看出不同类型报纸典型报道的侧重点。

二、研究方法

本文将1963-2012年这段时间分为四个阶段,即文化大革命之前、文化大革命期间、改革开放初期和新时期。对同一份报纸不同时期的报道差异进行比较。具体而言,以《成都晚报》1963—2012年间的“学雷锋”报道为研究对象(部分年份3月5日没有报道,因而选择3月6日的学雷锋报道),对其报道数量、消息来源、体裁种类、表达主题进行统计分析。

三、研究内容

1、数量分析——“学雷锋”报道的数量统计
从图1可以看出《成都晚报》的“学雷锋”报道的数量呈递减的趋势。在2001年7月1日改版前,《成都晚报》作为市委机关报,对“学雷锋”报道较多,1963年(8篇),1973(4篇),1981(6篇),1997年(4篇)。而在2001年7月1日改版之后,《成都晚报》改为都市报,“学雷锋”报道的数量有所减少,这种减少的现象,笔者认为可能是由于《成都晚报》的定位发生了变化的缘故。
2、来源分析——“学雷锋”报道消息来源为“新华社”所占的百分比
新华社是我国的国家通讯社,可以看做是政府用来设置媒介议程的机构。笔者此处用新华社的稿件代表政府的议程设置。从图2中可以看出,在《成都晚报》改版之前,报纸较多转载新华社的稿件,其中1970年、1976年、1991年的“学雷锋”的报道全部采用新华社稿件,这一时期《成都晚报》多配合全国对雷锋精神的宣传,执行党报的职能,进行了“以雷锋为榜样做的好战士”,“发扬‘钉子’精神”,“认真读书刻苦学习发扬雷锋精神,献身四化建设”等议题设置。
3、体裁分析——“学雷锋”报道中各类题材的百分比
从图3可以看出,“学雷锋”报道的体裁种类如图片报道、人物专访、杂文等比例有所增加。其中图片报道的数量从最初的8%增加到11%,而消息的数量从原来的50%下降到如今的39%,在新时期增加了人物专访这类体裁,并占到了20%。而对“雷锋精神”的多角度报道,表明了对受众需求的重视和反馈。值得注意的是,评论类从文化大革命期间的17%,到改革开放初期的11%,再到新时期的2%呈递减趋势。笔者认为这一变化与该报由党报向都市报的转变有关。
4、报道主题
通过对《成都晚报》1963—2012年的“学雷锋”报道的整理分析,笔者发现其不同时期所弘扬的雷锋精神在内容上有差异,下表总结了不同时期重点宣传的雷锋精神所体现的内涵。

四、研究结论及思考

从《成都晚报》1963—2012年的“学雷锋”报道的量化统计和分析中可以看出,报道在数量呈现明显的递减趋势。尤其从2001年开始,即该报改版之后,反映市民生活的报道增多。
1、《成都晚报》改版前对“雷锋精神”的宣传化传播
改版前,《成都晚报》是成都市的市委机关报,即作为“喉舌”的党报形态存在。对照各个研究阶段的历史背景来看,“雷锋”精神与当时政府所要弘扬的主旋律密切相关。作为党报的《成都晚报》报道内容所呈现出的媒介议程受到了政府议程的直接影响。如在改革开放初期,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国之要务,在这一时期,“雷锋精神”的宣传重点为干一行爱一行的“螺丝钉精神”,以及讲文明树新风与甘愿吃苦、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为人民服务中去的“为人民服务”精神。因此,从不同时期报道中雷锋精神的内涵变化可以看出典型报道是承担着宣传任务,无论媒介框架如何源于:www.808so.com
转变,都可看成是党报的宣传任务随着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变化而发生的转变。
2、《成都晚报》改版后“学雷锋”报道变化的原因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存在着两种话语形式,这两种话语彼此博弈,互融互动。所谓话语,主要由党和政府传达公共政策发布权威信息而形成,以政府文件公告、法律法规、新闻发布会、大众媒介等为传播载体。②而民间话语相对独立,在相对的宽松的个人话语的环境中形成与话语有一定交错的民间话语空间。从《成都晚报》对于“学雷锋”的报道的量化分析及变化(2001年改版前后)来看,典型形象报道减少,报纸话语形态的弱化而相应的民间话语借助报纸这一平台呈现崛起之势,作为都市报的《成都晚报》在进行典型形象报道时,极少采用新华社稿件,注重对形象塑造的市民化解读,对于这种内在话语方式转向的动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新闻传播观念的转变,新闻业的商业属性。典型报道是我国当代新闻业的一个独特新闻样式,甘惜分教授认为,典型报道是指对具有普遍意义的突出事物的强化报道。典型报道从它产生起就与党和政府的方针相一致,带有为政治服务的强烈色彩。《成都晚报》1963—2012年的“学雷锋”报道体现了我国新闻业的事业属性。
改革开放以来,在基本的事业属性不变的前提下,新闻媒介实行企业化经营管理,媒介进入市场,以广告和发行收入维持自身运作。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初步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新闻事业的商业属性凸显出来。就新闻观念而言,由“传者本位”向“受者本位”转变,承认新闻的商品性和受众的重要地位。《成都晚报》向都市报转型,注重报纸的服务性,体现了其探索更好地满足受众需求之道的有益尝试。
(2)利益群体多元化及对发声平台的需求。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尤其是社会分工专业化和利益分配多元化,受众观念及受众的需求日益多元化,要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媒体的报道内容和报道方式就要改变,特别是面对受众的表达意识,参与意识日益增强,媒体更应成为他们的发声平台。
通过对《成都晚报》1963—2012年“学雷锋”典型报道的统计和分析,笔者认为《成都晚报》可以看作是我国新闻观念嬗变、新闻改革深化以及报业自身发展的一个缩影。尤其改版后的《成都晚报》以都市报的形态出现,积极引导大众参与社会,即使是“学雷锋”报道也多从受众角度进行解读,体现了受众地位的提高和民间话语的逐渐崛起。
参考文献
①陈阳,《青年典型人物的建构与嬗变——〈人民日报〉塑造的雷锋形象(1963
-2003)》[J].《国际新闻界》,2008(3)
②何舟,《中国政治传播研究的路向》[J].《新闻大学》,2008年夏季刊
(作者: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研究生)
责编:姚少宝

点赞:14839 浏览:60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