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也谈也 数学交流

更新时间:2024-02-1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有效地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交流已经成为数学教学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本文析了我校低段学生在数学交流中存在的问题,以教师为切入口,作了简单的分析。作为教师,要训练学生的数学语言,因为掌握了才会表达;作为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认真倾听的习惯,因为听懂了才会思考;作为教师,要摆正教师的位置,因为平等了才会互动;作为教师,要关注每位学生,因为被重视了才会自信;作为教师,要丰富交流的物资材料,因为需要才会主动。希望我们的学生在交流中学习,在交流中增值智,在交流中创新,做一个有数学素养的人。
关键词:数学语言;倾听;平等;重视;交流
中图饭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8-0138-02
曾经困扰我已久的问题:(1)当老师指定一个学生回答时,其他学生还是喊声不断,没能很好的倾听别人的发言,后面发言的人大都是重复前面同学讲的内容,没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这种交流只是简单重复,课堂热热闹闹,学生头脑空空。(2)学生交流只指向老师:在教学中,老师重视并提供了交流的机会,但还是带有权威性、指令性,并未成为学生与学生交流的加工厂、转换站,教师扮演的还是给出现成真理的人。似乎一个学生的回答与其他学生无关,学生回答得正确与否似乎只能由老师来评判,学生不敢妄下结论。(3)中等生和学困生与优生相比,缺失交流的机会:回顾我的教学过程,在许多交流中,优生积极思考、积极发言和交流是交流的主角;中等生观望、附和、随大流;学困生干脆不交流,仅做观众和听众。这时我就把目光投向优生,对他们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做出积极的反应,帮助他们完善答案,帮助我完成教学任务。(4)“旁观”现象:学生在讨论交流的时候,往往有部分学生漫不经心地看着别人操作,听着别人发表意见,自己却不参与到活动中去,像个旁观者,而且旁观者不仅仅限于学困生。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除此之外,《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也指出:“学生的数学活动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高中数学课程还应倡导学生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的方式。”由此可见,数学交流已经成为数学教学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理念已经在我心中生根,问题已经摆在我面前,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寻找有效对策是当务之急。以下是我的一些已经在做或正在做或将要做的一些对策。因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些问题的解决也不是一蹴而就的。

一、训练学生的数学语言,因为掌握了才会表达

训练学生的数学语言,引导学生学会对话。数学交流的载体是数学语言,因此发展学生的数学语言是提高学生交流能力的根本。在教学中,可以进行“说数学”的练习,这种练习,可以在学生和教师之间进行,也可以在学生和学生之间进行。
1.从教会学生说一句完整的话开始,规范学生的语言,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最简单的交流方式。如从教学一年级的准备课开始,就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学会用数学语言表达:操场上有一位老师,2个小朋友在向老师行队礼……我左手拿了4支小棒,右手拿了5支小棒等等。通过这样的训练,促使学生学会用准确的数学语言表达意思,培养规范、完整的数学语言。
2.学会说几句连贯的话,使学生能进行有条理地交流。当学生学会说一句完整的话,掌握了最简单、最基本的思维模式后,就要进一步让学生学会说几句连贯的话,能够有条理的思维和交流。这时候可以让学生说一些操作的过程,说一些问题的思考过程等等。如在教学用2—6的口诀求商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动手摆配套的三角形图片、分一分、想一想,根据操作过程能够比较完整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3.学会说合乎逻辑的话,使学生能够有根据地思维和交流。要提高学生交流的实效性,就要求学生能够有根有据地思维,并把自己的观点清楚地表达出来,要达到这一目的,往往是通过说连贯的、合乎逻辑的话进行训练的。如:在解决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时,可以引导学生从问题想起,要求的是什么问题,要知道哪些条件,哪一个条件已经知道,哪一个条件还不知道,要先求出什么,再求出什么。也可以引导学生从条件想起,根据哪两个条件可以求出什么,再根据求出的问题和什么条件可以求出最后的问题等等,通过这样的语言训练来引导学生进行逻辑思维,并能清晰的、有条理的说出自己的解题思路。

二、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因为听懂了才会思考

只有倾听,才有交流。有一种十分重要的教育理念,叫做“倾听着的教育”。该教育理念认为:“教育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倾听和应答的过程,是师生,生生互动交源于:论文格式范文模板www.808so.com
流的过程。”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学会倾听的意识和习惯,并把它当做一项常规工作来抓实抓好。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倾听,听的时候要抓住这样的几点:一听表达的大致意思,从总体上把握别人发言的要点;二是听别人解答问题的思维策略,采用的思考方法;三是听别人表达的思想有没有不严密的地方,自己准备随时进行质疑或补充。

三、摆正教师的位置,因为平等了才会互动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可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始终未脱去“权威”的外衣未放弃“指令”的权杖。老师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就不利于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要扭转这种不利于交流的局面,教师要给学生营造一种平等、合作的教学气氛,要信任学生,鼓励学生参与交往,师生间建立一种平等的、合作的伙伴关系。这样,在传授数学知识时教师就不是一种自上而下的“给予”,而是与学生一起去探索、去体验,学生在课堂交往中才可能变被动为主动,将学习活动看作是自己主动参与、自我发展的活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作用才可能实现。?例如:在学了减法后,有这样一道题目:小猫钓了15条鱼,吃了一些后,还剩6条,小猫吃了几条?当然,呈现在小学生面前的是图文结合的。开始独立解决后,一个学生回答“15-9=6”,另一个学生回答“15-6=9”有了不同的意见,老师没有做出评判,不要去扮演能给出真理的成人角色,而是临时组队,让两队人员讨论“你为什么这样想”,请几位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后,再让学生展开“你听了他的想法后,你有什么启发,能说给大家听吗”在不断的追问,交流中师生之间彼此形成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共同体”摘自:毕业论文格式范文www.808so.com
自己却不参与到活动中去,像个旁观者,而且旁观者不仅仅限于学困生。《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除此之外,《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也指出:“学生的数学活动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 WWw.808so.com 808论文查重

点赞:2487 浏览:6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