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叙事青春叙事一种解读

更新时间:2024-03-1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在法国,弗朗索瓦兹·萨冈被视为一个时代的青春代言人,她的《你好,忧愁》深受法国大众的欢迎。她以朴素的文风和出色的心理描写诠释了青春的特性:忧愁孤独,以及错位的代际关系,再现了青春生活的图景,抒发了对青春的思考和感悟。
关键词:《你好,忧愁》 青春 忧愁 孤独 代际关系 青春视角
在法国,弗朗索瓦兹·萨冈被视为一个时代的青春代言人,“在上世纪50年代,他们的青春也是贴了标识的:牛仔裤,披头士,塞林格的守望,萨冈的忧愁。”萨冈曾评价自己,“我可能不是伟大的作家,但我是出版现象。”她的处女作《你好,忧愁》(1954)一举摘自:本科毕业论文致谢词www.808so.com
创下84万的销售记录。
很多评论者认为,《你好,忧愁》之所以受到法国大众的欢迎,是因为它反映了二战给年轻人造成的精神创伤,以及他们在战后迷惘幻灭的生活。这个时期的年轻一代,一方面在日常生活中尽情享受生活:抽烟、、通奸、第三者、吸毒等,另一方面又有着在确认自我形象时青春期特有的失意和伤感,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愁。《你好,忧愁》的出现,“以最简洁的文笔把握了青春生活的一切。”2004年9月24日,萨冈因紧肺病去世后,法国总理拉法兰这样说到:“弗朗索瓦兹·萨冈是一种微笑,忧伤的微笑……从她的第一部作品开始,她简洁的文风就影响了一代人。”
对于年仅18岁的初涉尘世的少女萨冈而言,这部小说的主题并不复杂,故事情节也很简单。但她却以朴素的文风和出色的心理描写诠释了青春期的感伤孤独、率直敏感和反叛颓废,而这种青春的特性具有共同性,是一代代少男少女们都会经历的特定阶段,因此,“几十年过去,萨冈依然是法国出版界的双重布景,同时映衬着青春文学和畅销文学,隔三差五地被拿出来展示一番。”

一、忧愁:“流年的飞沫”

20世纪50年代,西方有不少描写青年题材的作品,除了《你好,忧愁》(1954)外,比较典型的有杰克·克茹亚克的《在路上》(1957)、塞林格的《麦田守望者》(1951)等。这些作家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青年一代对当时社会的态度和生活方式。克茹亚克笔下的愤青们主张“自由生活,自由恋爱”,群居、吸毒、流浪,表现出与现世文明决绝的姿态。塞林格的霍尔顿从一开始就以消解的姿态表达他对社会的不屑和反叛,满嘴粗话,张口“他妈的”,闭口“混账”,但是他还有理想,那就是当一个“麦田守望者”,守卫四处奔跑的孩子,以防他们跌下悬崖。
“‘你好,忧愁’在法国战后第一代中产阶级眼里近似一种宣言。他们的父辈经历了太多动荡与沧桑,只能咀嚼历史留下的苦闷,这对没有战争记忆的他们来说显然过于沉重。选择‘你好,忧愁’式的亲切也就是选择塞茜尔式的生活,意味着拒绝滞留在上一代人的精神世界里。”萨冈的忧愁,正如辛弃疾的词中所言“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她的忧愁,是一种随风即逝的轻愁,在《你好,忧愁》文本中,作者仅在文头和文尾两次提到了忧愁,“在这种陌生的感情面前,在这种以温柔和烦恼搅得我不得安宁的感情面前,我踌躇良久,想为它安上一个名字,一个美丽而庄重的名字:忧愁。”“安娜,安娜!我在冥暗中很低很低地,很久很久地重复呼唤这这一名字。我的心中倏然涌上了什么,我闭紧眼睛,呼唤着它的名字来迎接它:你好,忧愁。”文头的忧愁为典型的“为赋新词强说愁”,甜蜜、美丽而伤感,甚至带有一点诗意。文尾的忧愁则是安娜之死所带来的浅识愁滋味,略带苦涩、内疚和伤感,而忧愁成为解脱心理重负的一种手段和心灵的麻醉剂。
萨冈有滋有味地摆弄着她的忧愁,之后,她又写下了几部被称为“小调音乐”的作品:《某种微笑》《一月后,一年后》《您喜欢勃拉姆斯吗?》《狂乱》《瑞典城堡》,等等。这些作品始终没有摆脱掉第一部作品的影子,几对男女之间的感情纠纷,淡淡的忧愁充斥其中,沦为萨冈式的“忧愁”模式。萨冈作品中的人物走向往往不是人物性格自身发展的结果,而是作者“少年维特之烦恼”的替代性释放,人物往往成为她个体情绪的标签,忧愁成为她评价人们品质的标志。几对恋人相爱、错位、移情别恋,清风般平淡,有一点点伤感,却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悲剧。

二、孤独: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

“孤独无法逃避,因为它就是我自身,而且我无须逃避它:它作为我的独一无二性乃是自豪的源泉。当我创造出一个奇迹并向世界宣告‘我是独一无二’时,我所体验的正是作为孤独的自豪感。”对萨冈而言,孤独弥漫于她的整个生命,几乎是她对生命的一种近乎本能的感受和体验。无论她在现实中处于什么样的状况,她总会感到孤独如影随形,孤独成为她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
从电影《萨冈》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为了逃避孤独,她拼命地写作赚取稿费,从而能供给她的一群男女清客们消费。她对她的“朋友”讨好到了近乎谄媚的程度,为他们花钱如流水,说话小心翼翼,看他们的脸色行事,为的就是能够生活在一个貌似繁华热闹的环境中。她抽烟、酗酒、吸毒、飙车……这一切一切近乎放纵的行为就是为了摆脱那如蛆附骨的孤独。但是,正如《小王子》这部成人童话所讲述的,小狐狸说,一个人的时候会很孤单。小王子告诉它,在一群人之中,人也是孤单的。
17岁的塞茜尔也充分体会到了孤独的滋味。安娜死后整整一个月,“我们俩足不出户地生活着,像一个鳏夫,还有一个孤女,一起吃晚饭,一起吃午饭。”“你只剩有我,我只剩有你,我们都孤苦伶仃。”但父女二人这样的孤独是短暂的,一个月之后,生活像往昔那样从头开始,两人谈论着各自的,安娜只在偶尔的时候才会被想起。安娜孤独地死去了,但是谁能又说活着的父亲和“我”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不是孤独的呢,还有谁能像安娜那样近距离地触摸到父女二人的心跳呢?

三、代际关系:错位的对话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阿兰·维尔龚德莱所著的《萨冈——一个迷人的小魔鬼》中,作家写到,父亲对萨冈的影响颇深,“充满幽默细胞,诙谐而快乐,有些放荡,举止极具有贵族气派,对自己的女儿有着一种宽容的温柔。”在一次访谈中,萨冈谈到《你好,忧愁》出版后,出版商对萨冈说:“你成了千万富翁。”于是萨冈问父亲该如何处理这些钱,父亲说: “花掉它。”萨冈父亲的个性和生活方式在她的处女作中的父亲西蒙身上得到了鲜明的体现。《你好,忧愁》中,塞茜尔40岁的父亲“反对婚姻,反对束缚”,走马灯似的换女朋友,极力想抓住青春的尾巴,年轻的女友成为他往昔生活,青春时代的象征。父亲对塞茜尔不知如何管教。因妻子早逝,塞茜尔一直在寄宿学校生活,直到近两年父女俩才共同生活在一起,父亲对她可以说是放任自流,对女儿的私生活,学业漠不关心,经常带她出去参加各种各样的晚会,塞茜尔也热衷于这种生活方式。塞茜尔和父亲的关系,是父女,但像情人,更像朋友。
萨岗在任何场合对母亲都是很谨慎地提及。在《你好,忧愁》中,萨岗对塞茜尔母亲的处理方式是早逝,这让人不由对她和母亲的关系产生产生遐想,她和母亲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她成名之后一切疯狂的行为就像一个没有母亲管教的孩子。
小说中的塞茜尔由于母亲早逝,使她在成长过程中缺失了母爱。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曾经强调:“母亲的第一件工作就是让孩子感受到她是值得信赖的人,然后,她必须把这信任之感扩大,直至它涵盖儿童环境中的全部为止。如果她第一个工作——即获得儿童的感情、兴趣和合作失败了,那么这个儿童便不容易发展出社会兴趣,也很难对同伴有好感。每个人都有对别人发生兴趣的能力,但此种能力必须被启发、磨炼,否则,其发展就会受到挫折。”安娜的适时出现,从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塞茜尔母亲的空白。在和安娜共同生活的日子里,安娜仅用一个星期的时间,就让塞茜尔穿戴得雅致大方,懂得了如何生活,且最初具备的风度,最初的爱情都归功于她的教导。“她以高尚的情趣和优雅的温情”让塞茜尔步入规范化的“优雅的生活”, 塞茜尔也从内心里极度佩服和敬仰这个气质高贵的上流女性。
如果父亲和代替母亲的安娜在生活方式上及思想上能够保持一致的话,那么塞茜尔很可能会成为成人们眼中淑女的典范,并且她也不会有那么多的困惑了。但是,父亲更像一个拒绝长大的孩童,他和塞茜尔之间一直保持着观点的一致,他们根本不存在所谓的“代沟”。因此,不肯长大的父亲和成熟稳重的安娜无论从哪个方面意见都相左,安娜逼迫塞茜尔吃面包,说对身体有好处,父亲则不置可否。安娜关心塞茜尔的考试,要求她认真复习积极备考,而父亲不以为然地说:“我从来没有拿过什么文凭。可是瞧,我的日子不是过得挺阔绰吗?”“我女儿总能找到男人来养活自己。”父亲眼中“爱情的复杂性纯粹是想象出来的”,因此他反对忠诚、庄严、约束的概念,并认为“它们都是随意而定的,毫无生命力可言”。在父亲观点的指引下,塞茜尔热衷于那种“迅疾的、炽烈的、转瞬即逝的爱情”。塞茜尔与贝尔、雅克等男孩走马灯似的交往,只知道约会、亲吻和厌倦,17岁的女孩子就具有了极其丰富的成人经验。安娜则用极富有诗意的语言描述了她对爱情的理解,“爱情中,有持久的柔情,甜蜜的回味,有魂牵梦绕的留恋……”“它不是一连串彼此独立的情感……”安娜对爱情的诗意描绘,让塞西尔感觉到自己以前的生活是多么的混乱和可怜,但她又实实在在地迷恋和父亲在一起时的那种“自在的生活”。
对于患有“中年恐惧症”的父亲和自由散漫的塞茜尔而言,安娜和他们不是同一个世界的人,他们之间进行的完全是一场错位的对话。安娜冷静,他们却热如炭火;她威严无比,他们却放荡不羁;她冷漠如冰霜,对别人毫无兴趣,他们却对别人充满热情;她小心谨慎,他们却无烦无恼。
安娜干预塞茜尔父女生活的行为,最终激起了塞茜尔强烈的反叛意识,她巧妙地利用了女性和男性之间的微妙心理,成功地导演了一出戏,逼迫安娜黯然出局。但令她想不到的是,安娜会以一场事故,以死亡这种惨烈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失望和痛心,把生命推向死亡的极端,把普通平凡的生活撕开了一条裂缝,让人感到“疼痛”。塞茜尔对安娜的怀念,更像是对“优雅生活”的追悼,是对曾经短暂拥有,却终于背道而驰的某种人生的凭吊。

四、青春视角:个性化的心理描写

《你好,忧愁》采用青春视角——第一人称17岁的“我”塞茜尔的眼光,运用第一人称的叙事方式,对“我”的“心理自我”层面开掘极深,对青春期少年萌动心态进行了准确的把握,文本中的少女塞茜尔形象具有强烈和突出的“朝向现代”的意识。
所谓现代意识,其最重要的表现是具有独立的自我意识,即对自身状态与自己同客观世界的关系具有明确的意识,呈现出强烈和突出的“要自我”的意识,我们把这种意识看成是“朝向现代”的意识。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心理自我的建构大概从15岁源于:论文集www.808so.com
左右开始。这个时候,人处于从儿童向成人过渡的转折期,性意识开始觉醒,心理随之发生急剧地变化,所以,这个阶段的少男少女都极其敏感。
在对待生活方面,“进入青春期的女孩子,不认为她对自己的未来负有责任。她认为没有必要对自己提出许多要求,因为她的命运最终将不取决于她本人的努力。”但即便如此,17岁的塞茜尔(萨冈)并不是毫无思想,只知道享乐的女孩。文本中大段大段的心理独白,让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她的思想脉络。在父亲享乐主义的影响下,她想像王尔德一样:“过一种卑鄙无耻的生活,这是我的理想。”但在安娜规范思想的教导下,她又渴望那种和睦协调的生活,讨厌“被放荡的生活摧残得消瘦、憔悴、布满皱纹的面容”。两种生活方式,两种思想经常性的互相激战。“她在与厌恶、希望与恐惧之间摇摆不定,她在降低自己的要求,她在独立的童年期与顺从的女人期之间徘徊犹疑。正是这种无常,在她离开未成熟的青春期的时候,使她尝到了青果的苦涩。”塞茜尔和男孩希里尔的交往,更多的是青春期的冲动,一时的意乱情迷,事后,又发现自己根本不爱这个男孩,从而又感到后悔。
在对待安娜的态度上,小说很真实地表达了女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少女塞茜尔认为父亲的情人安娜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女性,强烈地恋慕着她,但又会因一点点小事对她产生敌意,然而在下一个瞬间,她甚至对心怀敌意一事感到羞耻、惭愧……这种相反的情感不停地交替出现,小说细腻地描写了这种微妙的地方,而且这种心绪并非针对男性而生,而是针对女性,这一点也很有意思。这种感情与恋爱情感稍有不同,更像是女性对女性的一种执念。
萨冈极其坦白地描绘了17岁少女的心态,那种既荒谬又正常的矛盾心理,没有丝毫地遮掩,“在其中,我们看到的是单调而潮湿的哀伤,是沉醉在自恋中的对我自我内心的抚摩,是虚弱的感性生活。”“真诚得如南极刚融化的冰。也正是这样的真诚,撑起了小说的架构”。这份毫不矫揉造作的真诚,也是青春文学最为鲜明的特征之一。
《你好,忧愁》是一部“私语化”小说,它表现了少女萨岗独特的青春体验,它是以个人经历的写照,真实地再现了青春生活的图景,抒发了对青春的思考和感叹,从中折射出作者对青春生活独特的生命感悟。
参考文献:
曾焱.畅销50年的“忧愁”[J].三联生活周刊.2004-8-9.
余中先.你好,忧愁简介[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
[3] 弗朗索瓦兹·萨冈.余中先.你好,忧愁[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1,322,318.
[4] 王晓华.个体哲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142.
[5] 阿兰·维尔龚德莱.段慧敏.萨冈——一个迷人的小魔鬼[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5.
[6]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生命对你意味着什么[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19.
[7] 西蒙·德·波伏娃;陶铁柱.第二性[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0,312,313.
[8] 刘永涛.2005疼痛的青春——80后文学的崛起与现状[J].批评立场.2005.
[9] 柳鸣九.从选择到反抗[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5,367.
作者:周淑茹,鄂州职业大学副教授,鄂州大学报编辑,研究方向:外国文学。
编辑:郭子君 E-mail:guozijun0823@163.com

点赞:10477 浏览:43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