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山地山地城市交通运输效率

更新时间:2024-03-0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本文以山地城市交通运输系统为研究对象,对山地城市的运输效率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讨论,并针对影响因素,提出提高山地城市交通运输效率的对策。
关键词:山地城市,城市交通,交通运输效率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mountain city transport system as the resear源于:毕业设计论文www.808so.com
ch object,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of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mountain city transport efficiency, And for influencing factors, Put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to improve the mountain city transportation efficiency.
[Key words] Mountain city, Urban transport, Transportation efficiency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交通运输的规模日益扩大,其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也日益突出,但在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人流、物流越来越集中,城市交通需求剧增的情况下,城市交通问题日趋严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城市交通运输效率,制约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因此,坚持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进行城市交通运输效率的研究是必要的。山地城市的交通运输系统与平原城市的相比,具有自身的特色,在研究交通运输效率时,要分析符合山地城市特色的研究因素。
1、概述
1.1城市交通运输效率的概念
城市交通运输效率是指在城市交通运输系统中,一定的交通投入对人们交通需求的满足程度,即在交通运输活动中所投入和消耗的资源与所产生的成果的比率。
1.2影响城市交通运输效率因素
1.2.1城市结构
城市的发展总是和一定的经济发展相联系,主要表现在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城市人口规模的大小和分布变化,这些变化从根本上决定了城市交通出行的强度,密度和时空分布特征,从而对城市交通运输效率进行影响。
1.2.2城市交通基础设施
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对城市交通运输效率的影响是最直接的,城市交通基础设施主要包括城市道路网络,停车设施,交通枢纽、场站等,他们共同组成了城市交通系统的运载子系统,他们是满足城市交通需求最直接的载体和交通供给能力的基本投入,从效率的定义,投入产出方面来说,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的运行和使用效率是直接决定一个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系统所能提供的交通需求满足能力的关键因素。
1.2.3城市交通方式结构
交通方式结构是城市交通系统中不同交通方式所承担交通量的比例关系,这种比例关系反映不同交通方式在交通系统中的功能与地位,在城市交通运输系统中,各种交通方式作为完成交通需求的直接载体和工具,对城市交通运输效率有着重要的影响。不同的交通工具,在运行方式,运输速度,运载能力,运输成本,可到达范围,道路的占用面积,舒适度,安全度等方面有很大的差别,所以它们的运输效率有很大的不同。
1.2.4城市交通政策和管理水平
城市交通政策是指国家有关交通管理组织的设置、职能及其运转方式的制度总和,为城市交通系统的顺利运行提供外部环境,它直接影响着城市交通运输系统的运输效率。城市交通管理水平是指交通运输相关部门通过制定交通法规,采用交通工程技术措施,对人们进行交通安全教育等手段,实现对城市交通系统中的人、车、路的管理,从而对城市交通流的分布进行合理的诱导和控制,以达到平衡交通供需关系,改善交通环境的目的,因此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城市的交通运输效率。
2、山地城市交通运输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山地城市是指城市选址和建设在山地、丘陵和崎岖不平的高原的城市,形成与平原城市不同的城市形态和环境特征。这里将结合上文所列举的城市交通运输效率的影响因素,和山地城市的特点进行分析。
山地城市由于受到地形的影响,用地往往被丘谷、江河、山沟和海湾等分割,地形的高低落差较大,所以山地城市形态大多为多中心组团式或带状结构,这种城市结构,土地利用“小集中,大分散”,组团内部土地利用具有单中心城市特点:以高密度集约化为特征,土地多功能混合开发,就导致了大量且集中的交通需求;而组团之间用地有低密度分散的特点,随着城市的发展,组团之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交通流量必将日益增大。进而影响城市交通运输效率。
由于山地城市独特的地理环境,城市用地十分紧缺,这就给交通基础设施很大压力。为了节约用地,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山地城市道路路网多为结合地形,将道路弯曲成为无规则几何图形的自由式路网。这样的路网由于没有完善的前期规划,具有交叉口较多,道路路幅较窄,断头路多,横向联系道路少,非直线系数大,车辆绕行距离长等缺点,就导致了城市交通比较混乱,降低了道路的通行能力。另外,城市停车设施和城市交通枢纽等设施,也严重受到地形的限制,违规占道,公交车辆乱停乱靠等严重影响道路交通的行为时有发生。
对于城市交通结构方式来说,山地城市因为上坡、下坡、转弯等特征较多,主要交通方式为机动车和步行交通,对于机动车交通而言,又分为公共交通和私人交通。结合山地城市的多中心组团式和带状结构的城市结构来说,大运量的组团间的运载工具和组团内部的机动灵活的运载工具都是必不可少的,并考虑城市基础设施压力的缘由,公共交通工具更能解决交通需求。
3、提高山地城市交通运输效率的对策
3.1合理规划完善城市交通基础设施
山地城市在路网布局时应有全局观念,力求路网结构均衡,发挥整体效益。城市主干路应承担城市各组团间的主要交通流量,次干路承担组团内部的交通,而支路主要起划分地块及汇集交通流的作用;加强轨道交通、城市快速路以及城市环路建设,完善城市快速交通网;拓宽路网密度,建立立体的交通系统,将城市道路平交改成立交,提高道路交通容量,缓解平交节点拥堵;加强步行系统的完善,在主、次干路每隔一定距离设地下人行通道和人行天桥,与道路两侧的人行道和梯道形成完整的步行系统,缩短出行距离,减少道路交通流量。
合理规划建设停车场和城市交通枢纽,由于山地城市土地资源较少,在停车场建设时应充分创造性的利用空间,停车场可以“上天,入地”。在人口密集区,高层建筑除了可以建设地下停车场,楼顶也可以加以利用,靠近山地斜坡地区可以建设立体停车库,充分利用空间,解决停车难的问题。在交通枢纽的规划建设时,尽量考虑集中较多的换乘方式,并且可以根据地貌结构和海拔高差将各种交通方式分层布置,建立现代化的立体城市综合交通枢纽,更好的连接各种交通方式,提高城市交通运输效率。完善交通标志、标线和信号控制等交通工程设施,实现交通流的时空分离,提高城市交通系统的通行能力。
3.2建立合理的城市交通结构
山地城市用地分散,土地资源紧缺、道路条件差,人口密集,就使得交通的发展适合走紧凑型的模式,而公共交通在运营能力、能源消耗、环境污染各个方面都比其他个体交通方式要更加有效,为了以有限的资源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优化城市交通结构,应该在公交优先发展的前提下,构建多层次,多结构的城市交通系统。结合山地城市的城市形态特点-多中心组团式,城市交通结构方式应该为,以大运量的城市轨道交通为骨干,快速巴士,常规公交为主体,出租车、小汽车等多种交通方式互相补充。
3.3从政策和技术方面提高城市交通管理水平
山地城市人多、地少、路窄、交通基础设施条件差,且要新建、改建投资大已是无可否认的事实,为了提高城市的交通运输效率,就只能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进行控制。而科学合理的交通管理手段与当前的城市交通运输政策和交通科技进步是紧密联系的。本文认为提高交通管理水平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调整交通管理部门内部的机构设置,加强宏观调控职能,法规制定和监督职能,建立市场秩序、规范市场行为职能,使城市交通管理法制化。成立统一的城市交通管理机构,对城市交通系统实行集中、统一的管理。建立智能化的城市交通管理系统:积极推广EDI、GIS、GPS等信息技术的使用。加强交叉口的交通组织,加强机动车管理,加强停车规范和停车管理,加强交通安全教育。
4、小结
综上所述,山地城市无论是城市形态、城市道路系统,还是交通方式结构都有其特殊性,这些特点是研究山地城市交通运输效率的逻辑起点,也是提高交通运输效率所必须面对的现实条件。基于对山地城市的特殊性分析,本文所提出的提高城市交通运输效率的对策可以更好的指导该类城市的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促进城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陆化普.解析城市交通[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1
李亚军,杨忠振.城市交通规划中的交通方式结构[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05
[3]廖炳英,邱承斌.山地城市道路交通与城市形态关系浅析[J].城市道桥与防洪,2009
[4]许学强,周一星,宁越敏.城市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3
[5]张文尝,马清裕.城市交通与城市发展[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6]崔述,赵万民.西南山地城市交通特征与规划适应对策研究[J].规划师.2010
[7]徐慧芬,徐建涛.山地城市道路改善措施刍议[J].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2

点赞:3747 浏览:9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