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浅谈数学“后进生”转化研究生

更新时间:2024-04-1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数学本身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谨的逻辑性和应用的广泛性.初中阶段,由于学习科目的增多,教学内容的加深,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计算能力和想象能力要求逐步提高,这样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批“后进生”,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而现行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课程标准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这就要求每个教师转变教育观念,以人为本,充分体现教育的人文性,实现公平教育,做到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所必需的数学.所以转化教学中数学学习“后进生”是我们数学教师普遍关注的紧迫课题.

一、“后进生”产生的原因

1.大多数数学“后进生”学习习惯不良.学习只是为了应付教师和家长的监督,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不能专心致志地听讲;缺乏积极动脑、主动提问的习惯;作业马虎、拖拉,甚至抄袭;缺乏良好的数学阅读、书写表达习惯.
2.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产生于认识和需要,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也是参与学习的强大动力,兴趣的浓厚与否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学习能动性.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可以发现,学习兴趣浓厚的学生数学成绩较好,学习成绩与学习兴趣有着紧密的联系.
3.掌握的知识、技能不够系统,没有形成较好的数学认知结构,不能为继续学习提供必要的认知基础.他们习惯于以点带面,以偏概全,没有掌握解题技巧,经常不考虑或忽略题目的要求和条件,不理清思路就盲目解决问题,生搬硬套定义、定理、公式和法规.
4.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不适应数学学习要求.“后进生”思维层次比较低,只习惯于表面的直观形象思维,无法进行更深层次地分析、概括和综合及揭示问题实质的抽象思维.除此以外,更重要的是教师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教学要求去组织教学活动.
5.平时缺乏对“后进生”的关爱.课堂提问、指点和鼓励表扬,只注意优生,对“后进生”练习、作业、考试中出现的错误,没有及时剖析、矫正和辅导,挫伤了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渐渐地产生了自卑感.

二、转化“后进生”的教学对策

数学“后进生”在教育教学中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下,教师必须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关注“后进生”,研究“后进生”,帮助他们克服数学学习中的障碍,提高数学学习效果.
1.改变教育观念,树立“所有的学生都能教好”的观念.有人说,世界上任何一个人能学会的东西,几乎所有的人也能学会——只要给他提供了适当的前提和当时的学习条件.数学学习成绩不好是暂时的,任何事物总是在动态中发展变化的,不可能一成不变的,“后进生”也不可能始终落后.面对这些“后进生”,教师首先摘自:硕士论文答辩www.808so.com
应转变育人观念,使自己树立“所有的学生都能教好”的意识,充分相信学生发展的可能性,在充分考虑学生原有水平的基础上提出适度目标,用自己的信心去鼓励学生获取进步.
2.改进教学方法,增加学习信心.由于“后进生”认知能力差,思维能力不强.因此,教师在教法上要灵活多变,讲课要注意由浅入深,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讲课语言通俗易懂,生动有趣,活泼幽默,具有激励性、悬念性,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3.教授学习方法,提高思维品质.《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是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学习指导,一方面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正确的数学学习观念;另一方面加强在教学过程中方法指导和学习心理辅导,善于应用幽默的语言、生动的比喻、有趣的例子和别开生面的课堂情境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要教会学生学习,提高“后进生”学习数学的自觉性,最终达到转化“后进生”的目的.
4.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兴趣是人们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意志倾向,是人们认识事物所需要的情绪表现,是动机中最积极最活跃的成分.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子者.”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些名言无不说明兴趣在学习、工作中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择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的途径.如在“概率的意义”的教学中,我从学生熟悉的游戏活动入手,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动手操作,反馈练习等各环节,在这过程中,不仅能吸引“后进生”将注意力集中于课堂,同时还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进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应创设良好的课堂环境,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有意识地引导“后进生”积极参与活动,引导他们融入班级同学中来.对“后进生”所完成的任务,表现好的、取得进步的要进行恰当的肯定、鼓励和表扬,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获得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5.注重情感教育,可以概括为“三心”:真心、信心、恒心
(1)真心——转化“后进生”的关键
曾经有位后进生坦言:“老师,我已经很努力地做每一件事了,为什么总是挨批评?”可见后进生并不甘落后,他们内心深处也很想改变现状,主要是缺乏改的动力和毅力,教师必须牢牢抓住这种“想改”的愿望,用真心打动他们,不仅仅在学习和生活上,更重要是在思想上,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自己的人格受到尊重,自信心受到了保护,这样教师的真诚与自然的表现,能赢得后进生的信任和依赖,逐渐变成后进生改变现状的动力.
(2)信心——转变“后进生”的根本
“后进生”能不能重新树立起自信心,是他们能够转变的根本因素.在他们的转化工作中,教师不仅要自己树立信心,而且要帮助学生建立信心,这种信心建立的切入点不单纯是学习成绩的提高,更应抓住后进生细小的、不被别人重视的优点.教师要善于发现他们这些“微不足道”的闪光点,并逐步扩大影响直至确立后进生的信心.
(3)恒心——转化“后进生”的保证
转化“后进生”必须是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有相当的时间和耐心,他们的转化实质上是否定过去的自我,重新开始新的自我过程.这种否定是痛苦的、艰难的,所以教师要注意他们“旧病复发”,而且要留意周围环境对转化工作的干扰,要通过不同的方法和形式,尽可能延长“旧病复发”的周期,减少“回潮”的次数,逐步过渡到彻底摆脱“旧病复发”的目的.
6.用“爱”唤起学生数学的热情.“后进生”也有多方面的需要,其中最迫切的是爱的需要、信任的需要.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毫无异议的,但不是“溺爱”,也不是“宠爱”,而是对学生的尊重、鼓励、信任与期望.教师要把热爱学生的情感投射到他们的心灵中去,一句衷心的夸奖,一双热情鼓励的目光,一张和蔼可亲的笑脸,一个巧妙善意的提醒,一次表现机会的给予等都会在他们心中掀起波涛,唤起他们学习数学的热情,赢得学生积极进取的心灵.
总之,新课程改革不是要放弃这部分数学“后进生”,而是要把好数学“后进生”的脉,才能对症下药,采取一定策略,有效地调动这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使他们由愿学到了乐学,直到会学,帮助他们获得知识,提高能力,从而实现新课标倡导“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的教育目标,推行面向全体学生的数学教育.
(责任编辑黄桂坚)

点赞:16441 浏览:7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