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从文化语境角度谈语文本体性教学内容

更新时间:2024-02-2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一篇好的教材文章,不仅要营造出内隐性的文化语境,使文章理据充分,蕴含丰富,而且要让教师充分利用文章的文化语境,调动原已储存的语用知识组织教学。以《孔子游春》为例,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深入文化语境,进行本体性语文教学。
关键词:文化语境 本体性 教学内容
1004-6097(2013)10-0060-02
作者简介:吴启俊(1976—),江苏淮安人,本科学历,小学高级教师,江苏省盱眙县实验中学附属小学语文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

一、文本内部的文化语境应语文教学的关注点

《孔子游春》讲述了孔子在泗水河畔与弟子“谈水、谈志向”的事,教育弟子们要做真君子。这样侧重人文性的文章,如把目标定位于让学生从“谈水”与“谈志向”中懂得就偏离了语文课的本体性教学内容,极易上成思想课。对于这类具有明显文化语境的文章,除了关注“基础性”教学内容外,还应该关注什么呢?哪些能“本体性教学内容”呢?
文中描写了比拟、排比的修辞格,烘托出了泗水河畔的美景,老师教到这里只是轻轻带过。泗水是泗河文化的发源地,泗河文化深受儒家熏染,后人提“泗水”,将其与求贤问道相联系,宋学大师朱熹在《春日》中写道:“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他写这首诗时,泗水早为金人所侵。由此,“泗水”所指已超越字义,而是一种精神追求。因此,这里写景的铺陈是孔子内心情感的触发点,这才有了下文的“谈水”与“谈志向”。
“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是孔子教育思想的组成,教师如果对孔子的教育思想一知半解一无所知,那就不易理解孔子“谈水”的目的。孔子说“水是真君子”,是因其“有德行、有情义、有志向、善施教化”。再观代表孔子政治思想核心的“礼”与“仁”,有德行、有情义是“仁”的体现,有志向、善施教化正是“礼”的体现。“水”的精神就是孔子思想的物化。在“谈志向”一段中,他说:“我就盼望着有那么一天,人在晚年的时候都能够安享幸福,朋友之间都能够相互信任,年轻的子弟们都能够怀有远大的理想。”孔子一生想实现“不分彼此,各得其所,没有争斗,天下为公”的“大同之世”,这种理想社会为历代的儒者所津津乐道,孔子说的“安享幸福、相互信任、胸怀天下”之意正是其理想的真实写照。因此,“谈水”是修身,“谈志向”则是“治国”了。
由此看来,文中以“泗水、游春、真君子、志向”这一系列词语为核心,构成了植根于孔子的政治与教育思想的文化语境。要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读懂这篇文章:做一个有志向的真君子,而应抓住关键词语,了解文章本身的内部文化语境,对景物、对话的细读,体会作者是如何组织材料来谈水与志向的。

二、本体性教学内容在教学中的体现

结合语用学的相关观点,对《孔子游春》一文中哪些是本体性教学内容进行了分析,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会如何处理写景、谈水、论志向之间的关系呢?

(一)联系上下文语境,巧妙“显景”

第二自然段的写景在文中起什么样的作用?如果没有对文本的细读,只能停留在因泗水河畔的景色优美,孔子才会带领弟子来游春的浅层处理上。
师:孔子说水有德行,读懂了吗?
生:水像母亲一样,有德行。
师:水是哺育一切生命的乳汁。文章有一个地方,把水的德行描绘了出来。你发现了没有?
生:我是从第二自然段发现的。(生读)
师:如果没有水的滋润,泗水河边的景色会有这么美吗?你再来读这一自然段,会有不一样的感受。谁再来读。(生读)。
师:你有不一样的感受吗?
生:我发现一切这么美。这一切,水带来的。没有水,就不会这么美。
师:你不仅欣赏到了美景,还体会到了水的德行。一起来读。
教者抓住“有德行”一词,让学生展开联想,进而点出“水是哺育一切生命的乳汁”,让学生带着疑问联系上下文去寻找答案,从而结论,使得第二段的景物描写带上了浓浓的情感。

(二)抓住关键词语,巧释“智慧”

师:水是司空见惯的东西,为什么孔子却能从中看出深奥的呢?请浏览三到六自然段,把你发现的关键词语圈画下来。
生:从第七自然段“必观”这个词可以看出来。
生:“动情”“沉思”。
师:你关注了这两个词。动情是什么意思?
生:他已经把自己的情感融入了进去。
师:还有一个词,你发现了没有?
(生陷入了沉思)
师:还有一个词语,你发现了吗?
生:心情很不平静。
生:“凝望”。
师:因为动情、凝望,所以,他有智慧。孔子的智慧都凝聚在此,一起来读一读。
孔子作为“万世师表”,如何让六年级的学生感悟其博大精深的思想,老师避重就轻,将“论水”一段概括浓缩为“智慧”二字,“智慧”虽为名词,却抽象存在,如何让六年级的孩子理解“智慧”二字,老师充分考虑了学生的背景知识语境,以实衬虚之法,将抽象的“智慧”在具体的表情、动作中显现出来。
这一段中,教者让学生细读文本,“必观、凝望、沉思”等词,将孔子的“智慧”具体化,这种智慧就是教育的智慧,学生在回答中也指出了“循循善诱”的教育思想。如教师能够围绕“智慧”一词,结合文章的文化情境,而不是单纯停留在人物表情动作的分析上引导学生说说孔子的教育思想,是否会让文本更厚实?

(三)教之无物的“言志”

师:来关注论志的

一、请读一读,然后说说你的看法。

(学生交流人物性格)
师:这其他的内容,你关注到没有?
生:第十八小节,孔子让弟子明白他的志向,但是我觉得孔子更满意颜回的志向。
师:同学们,第三言志情意浓浓。来再现一下。谁是急性子,请你来读子路。谁是温文尔雅的人,请你来读孔子。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想象泗水河畔的动人场景。
(学生分角色读)
由上文的“谈水”两块内容可知,“谈水”修身,“言志”治国,作者安排这一内容看似无意,实则有心。对于这一内容的教学,正是“春意更浓”的关键之笔,挖掘此处的文化价值,才能够引领学生登堂入室,借助文本充分体会整篇文章在组织材料方面的妙处,从而地去了解孔子及儒家文化。
教师没有抓住师生三人的谈话内容步步深入,却在学生谈看法后话锋一转,说:“这的其他内容,你关注到没有?”把话题由“志向”引向了对师生三人性格的探讨,“情意浓浓”的结论,与文本所要表达的“治国”主题相去甚远,本应在此处着力再次腾飞的双翼就此折断!
由此可知,教学中,教师只有明确语文课程的根本性质与任务,能够紧紧围绕“本体性教学内容”这一中心任务解读文本、设计教学,的教学才会逐步走出“低能高耗”的泥潭!
(编辑:成向阳)

点赞:12056 浏览:48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