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释数学课堂教学活动“加”与“减”

更新时间:2024-02-1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数学教学中不妨做做“加减”法:增加直观演示,减少空洞说教;增加实践操作,减少理论灌注;增加小组讨论,减少被动接受;增加肯定,减少否定批评,使得学习效果能更优化。
关键词:教学活动;加减;小组讨论
1992-7711(2013)13-072-1新课程标准在拓展数学学习的领域,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关注学生主体性学习,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方面有了突破,因此,从事实践层面的一线数学教师,在教学中不妨做做“加减”法,使得学习效果能更优化。

一、增加直观演示,减少空洞说教

小学生的思维以性为主,抽象空洞的说教唤起学生的思维共鸣,直观的事物更能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在教学中,要图片、实物、投影、演示乃至计算机多媒体的运用。巧设情境、缩短时空跨度,给学生以身临其境之感。例如:我在教相遇理由应用题“小军和小红同时从家里相对走向学校,小军每分钟走50米,小红每分钟走60米。经过5分钟两人在校门口相遇。他们两家相距多少米?”时,我让每位学生拿出预先做好的学具,两只手分别握着“小军”和“小红”,老师提出要求:“听口令后同时按要求走,走时每位同学口中喊口令,5分钟后停止,并且不要动。”学生按要求演示,演示完,老师问:“他们两家相距的米数正好是什么?”学生回答:“是两人5分钟所走路程的和。”然后让学生自己尝试练习,讨论解法。老师和学生直观的演示,生动有趣地呈现教材中的内容,使学生在有趣的演示中感悟并掌握了两家相距的路程就是两人所走路程之和的知识点。

二、增加实践操作,减少理论灌注

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如果老师一味追求理论化,直接把书上的概念、规则等灌注给学生,让学生死记硬背,这种做法既不合理也不妥当,我认为数学是“做”出来的,这里的“做”就是教师要把抽象化的事物具体化,把抽象的知识寓生动活泼的具体实践活动中,在这个过程中手使脑发展,使他变得更加明智;脑使手发展,使他变成聪明的工具,变成思维的镜子。
例如:为了证明完全一样的两个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我先让学生先画出一个平行四边形,用剪刀把它剪下来,然后让学生沿对角线把这个平行四边形剪成两个三角形,并把两个三角形比一比,问:“这两个三角形有什么特点?”学生可以这两个三角形完全一样。我接着说:“你能把这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吗?你试试看。”学生亲自操作,拼出了不同的平行四边形。我逐一把学生们的作品贴在黑板上追问:“你能用一句话概括出从你刚才所做的实验中,你发现了什么?”讨论,学生“完全一样的两个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这一结论。这只是一节练习课中的小,学生实践操作,发现了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的结论,这样的发现是积极主动而有效的发现,是学生主动建构学习的开始。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根深蒂固的,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三、增加小组讨论,减少被动接受

为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小组讨论也是一个有效途径,讨论,大家发表不同意见,在相互启发与争论中,有效诱发学生群体的智慧潜力,使学生学会了探索,尝到了成功喜悦,培养了群体合作精神。
例如:在教学加法运算定律时,出示题组:计算下面每组的两个算式,比较它们的结果,想想○里应该填什么符号。
58+12○12+58,
420+70○70+420,
423+235○235+423。
先让学生计算每组的两个算式,比较它们的结果,在○里填写上符号。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上面每组的两个算式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从这些例子里可以发现什么规律?激烈的讨论,以下共同点:①两个数相加。②数不变。③和不变。不同点:加数的位置不同。发现了这样的规律:两个数相加,变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如果让学生单独深思这个理由的话,可能会不建全面,有遗漏,所以讨论,群策群力,学生才全面的结论,而且语言也会严密、科学、准确。

四、增加肯定,减少否定批评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对于学生来说,重大,几句简单的评价,可以使学生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从此高昂,信心百倍,也可以使学生淹没在失败之中,从此对学习失去信心,失去兴趣。因此,的评价既要恰如其分,又要妙语生花,给学生多一些肯定,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功体验。学生回答得好就说:“你真棒”“你真聪明”“你真行”;学生提出了好的理由就说:“你的理由很有价值,值得讨论。”学生回答一般就说:“请继续努力,相信你会回答得更好”;如果学生一时回答不出就说:“你再仔细考虑一下,相信你会想出答案。”要教师不吝啬自己的“赞扬”和“”,相信每个学生都能行,每个学生都会成功,学生也会给你一个意外的惊喜。
实践证明,在数学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增”与“减”,做做“加”“减”法,就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推动学生主体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点赞:19064 浏览:83553